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李麻花最近的乐趣,是研究菜谱。
大概是因为,这几天一直在试茶,写品鉴,喝到嘴歪。
等到反应过来以后,才发现已经饥肠辘辘。
试茶季,肚子里没点油水可怎么行?
于是乎,李麻花发挥出了自己的吃货本能,把一条鱼做成了三种口味。
酸菜鱼、清炖鱼,以及香煎鱼。
众所周知,吃鱼不会胖,嚷嚷着要减肥的村姑陈,也可以大快朵颐。
满足口腹之欲倒也罢了,她还特别在意摆盘。
热油一浇,瞬间打开了味蕾的大门。
她一边自卖自夸道:“我准备往美食博主界进军了,你觉得如何?”
年轻人,勇气可嘉,老夫看好你!
时至今日,李麻花的形象标签,包括但不限于:画家、自媒体写作者、品茶家、公司CEO、美食博主……
言归正传,看着面前的鱼,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条留言。
有人在后台提问:“绿茶树、白茶树、红茶树,它们真的独立存在吗?如果只有一种茶树,可以既做绿茶,又做红茶吗?”
这真心是个好问题。
不过,由于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太复杂,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
接下来的文章,请各位看官认真阅读,并细细揣摩。
《2》
大家常说的茶叶,可以分为六大茶类。
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和黑茶。
这是著名的茶学泰斗陈椽教授,在年发表的《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所提出来的分类法。
根据制法和品质的不同,将国内复杂的茶叶品种,作出了一个具体化的分类,并得到大家普遍认可。
至此,六大茶类才基本定型。
而发展到现在,在六大茶类之外的,还有一类茶,叫做“再加工茶”。
比如,福州人民很熟悉的茉莉花茶。
以绿茶为茶胚,加入茉莉花进行窨制而成,成品后需把绝大部分的茉莉花去除。
因此,不了解茶叶分类的人,便会误将茉莉花茶认成是绿茶。
简单来说,绿茶只杀青不发酵;黄茶杀青轻发酵;白茶不杀青微发酵;青茶(乌龙茶)杀青半发酵;红茶杀青全发酵;黑茶杀青后发酵。
可见,六大茶类的工艺区分,是很明显的。
不同的加工步骤,不同的发酵程度,造就了六大茶类的不同风味。
而光是从这点来看,似乎的确没有对树种作出明确的规定。
况且,当年还流行过一阵子“绿改红”。
在行业内,绿茶和红茶,都属于“老大哥”级别的存在。
绿茶的消耗量大,红茶自然也不小,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那些素以生产绿茶出名的地区,渐渐兴起“红茶热”。
将那些原来做绿茶的原料,拿来做红茶。
就连白茶行情不好的时候,福鼎的茶农也是如此。
把茶树的芽头和嫩叶采下来,加工成红茶,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琳工夫”。
只不过,现在白茶火了,市场扩大了,喝白茶的人多了,这种做法便逐渐少了。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随随便便找一棵茶树,采摘下来,按照红茶的工艺加工好以后,就会好喝。
为了保证品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树种,才是王道。
《3》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绿茶树、白茶树和红茶树?
个人看法是,有的。
虽然绿茶的茶区范围广,茶树的品种也很复杂多样,给人产生了一种“只看工艺不看树种”的错觉。
但实际上,名优的绿茶,都有特定树种要求。
举几个例子,比如西湖龙井,原料是龙井群体种和龙井43号茶树。
而很多商家喜欢以乌牛早做成的绿茶,冒充正宗的西湖龙井。
乌牛早这个品种,采得早,卖得好,产量很可观。
因此,在全国各种茶叶种植物,都很吃香。
但若您一心只想买真正的西湖龙井,遇到乌牛早,同样是绿茶工艺,但茶树不同,不知是否愿意接受呢?
再比如,安吉白茶,是以一种叫做“白叶一号”的树种制成。
相较其他的绿茶树种,白叶一号的特殊之处在于,春茶季发新芽时,会呈现出可逆性的白化现象。
在低温下,叶绿素会大量降低,茶氨酸含量急剧升高。
通俗点理解,就是得了白化病的茶树。
由于看起来,就是芽叶泛白的模样,才因此得名。
再再比如,红茶里的“天花板”金骏眉,之所以稀有,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的树种。
必须是桐木村当地的高山茶树,也就是菜茶,且必须采摘单芽为原料。
7万-8万颗,全部是芽头,能制成1斤金骏眉干茶。
至于所谓的“梅占金骏眉”,梅占这种茶树,本就是武夷山的外来种。
在桐木的崇山峻岭中,菜茶种群丰富,梅占的存在感很低。
作为外来户,和土生土长的菜茶,显然没有太大优势。
因此,不管是从适制性,还是金骏眉的行业标准,梅占都不被承认。
用它制作而成的“金骏眉”,与正统的桐木金骏眉,相差甚远。
《4》
以科普白茶知识为主业的村姑陈,经常遇到一种说法。
很多人称,白茶只是工艺,不讲究树种。
换言之,他们觉得既然白茶的工艺这么简单,随便找一棵茶树,采下来,晒一晒,烘一烘,就做成白茶了。
第一次听闻,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这种说法真的成立,岂不是人人都成白茶大师了?岂不是遍地都是白茶?
但事实证明,专业的制茶师,还是少数。
白茶也并非遍地都是,品质好的白茶,一样稀有且难求,价格昂贵。
其实,在白茶国标中就有相关规定。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是以大白茶、水仙茶树为原料。
寿眉,是以大白茶、水仙茶树、群体种茶树为原料。
贡眉,是以群体种为原料的。
无形之中决定了,白茶的基因,也必须是正统的,在加工和制作过程中,不能随便乱来。
只有国标里指定的茶树品种,才能生产白茶。
外来的树种,其他地区的树种,即便是以白茶工艺制作,也不是白茶。
《5》
六大茶类的分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简单。
树种、工艺、品质、特性,都存在着天壤之别。
否则,就统一叫做“茶叶”好了,不必煞费苦心地分成六大类。
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树种,承认适制性的重要。
就像剁椒鱼头,为什么很少人用鱼尾巴做呢?不就是因为口感吗?
绿茶树和红茶树,业内虽没有准确规定,但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胡乱制茶,注定是不被允许的。
而白茶树,则是国标承认的,大白、水仙和群体种。
对的就是对的,不对就是不对。
血统不正,做出来的茶叶,工艺再精湛,味道也有区别。
茶圈里,究竟是杂乱无章,还是百花齐放,都在各位的一念之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