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光头条国外的人喜欢喝咖啡,国内的人喜欢喝茶,但是现在国内很多年轻人,喜欢咖啡,不喜欢喝茶,觉得茶的中老年喝的,其实是对茶的误解和不了解,那么有心人为了传承茶文化,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人们接触茶认识茶,我们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跟着小罐茶来了解下。茶不用来喝,还能干什么?对于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来说,这恐怕不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手中,茶叶的角色可以千万种。在整个古代,即便茶发展到后期趋于普及,但毕竟还算珍贵,所以古人不敢过于浪费,对茶的利用方式也比较保守,依然与喝茶相关,只不过在具体环节中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比如在茶汤上作画,和现在的咖啡拉花相似,美其名曰“茶百戏”,前提当然得是煎茶,散茶泡的茶汤可不行。后来随着茶普及到平民阶层,利用茶的花样渐多。比如用茶做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要数杭帮名菜:龙井虾仁。此外,还有一个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风味小吃:茶叶蛋。发展到现在,对茶的利用就更显五花八门,比如茶枕、茶化妆品等,也有更极致的,据说四川有一家酒店用茶砌墙。只能说,除了壕,也未免太过于暴殄天物。只是外国人脑洞更大,居然将茶和酒这对生死冤家组合在了一起,发明了茶啤酒,名字做“kombrewcha”。诚然,以上这些对待茶的方式,多少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于茶精神的彰显并无助益。而真正将茶叶利用好,其实是一件极其需要智慧的事情。茶书《茶前书,茶后书》是一幅荣获“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文字类金奖的创意海报作品。“茶前书”是用干茶摆成的汉字书法形态,“茶后书”则是用茶叶叶底模拟书法。以茶拟书,似与不似之间,有助于对中国茶精神的理解,简单却隽永。茶叶时装片最初版本的茶叶时装片只有女性版本,据说由网友“榜叔”倾情打造。将时尚女性和茶叶样貌搭配在一起,同时以服装术语解说茶叶,以茶叶诠释女性气质,形神俱在,不得不佩服其想象力。后续网上又流传出了男性版本,算是各有千秋。当下茶行业,花样并非不多,但大都换汤不换药,在固化的思维里自我沉醉。虽然喝茶,却不懂茶。与其说是在传播茶文化,不如说是在舍本逐末,混淆视听。以上这些创意,虽然与喝茶本身无关,可能会被某些人所诟病,却是实实在在将茶的精神落实践行到了实处,不玄乎,够亲民,接地气。茶本身不尽然是老旧传统,不合潮流。正如人所言,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思维。换句话说,如果用新的思维对茶行业加以改造,一定会让现在万马齐喑的局面得以大幅改观。确实,被玩坏的茶叶,给了茶行业新的认知,新的思维,茶文化已经经历过了千年洗礼,已然成为现代精品,只是如何让年轻人不再误解它,也许也是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