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日春风衣杲杲,海棠未老春正好。”
初见此诗时便在想,这里的“春正好”是在什么时候?
想必每个人对春都有自己的偏好。
有人喜欢“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早春、有人喜欢“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暮春。
而古诗句中提到的“春正好”,一般是指春分又或是仲春期间。
介于春的中间,渐渐回暖,不会太过寒冷,也不会太过炎热,恰到好处,正正好。
仲春,春光最明媚,也是泡好茶的时候。
喝一泡一级春寿眉,很适合。
烧水准备泡茶,等待之余,看到一条茶友的留言。
“买了两家白毫银针,香是香,但是都酸酸的,还能喝吗?”
出了“问题”的茶还能不能喝,如今也有许多茶友纠结不已。
除了酸味茶,过期茶、隔夜茶,也是许多茶友经常爱问的类型。
借着这个机会,一次说清楚这3类茶是能喝还是要丢。
《2》
一、过期茶
买的好茶放太久,平常老是想不起来,一朝打开发现已经临期或者早已过期。
许多茶友恐怕也有类似经历。
心中遗憾和可惜不必多说,只化作一句。
“还能喝吗?”
要看情况进行判断。
比如说,是快过期,还是早就过期。
快过期的茶最好确定,只要规范存储在适宜环境下,就还能喝。
已经过期的茶叶,不太好说,不管是建议尽早喝的绿茶、黄茶、茉莉茶,还是能放很久,据说越老越好的白茶、普洱,都检查一遍比较保鲜。
正经上市的茶叶,外包装上一定会有生产日期、保质期。
观察一些茶叶保质期,会发现各有不同,保质期18个月、保质期3-5年、保质期15年、保质期无限等。
它们都取决于商家,也就是说,茶友们可以把保质期当做是商家给的一张保证书,告诉你在存储良好,保质期内,本产品能放心饮用。
超过保质期,代表商家也不能进行担保。
并不是代表茶叶只要过期就不能再喝。
许多茶商在标注保质期时,出于谨慎考虑,通常会将保质期标前一些。
即使超过保质期,茶叶也不会变质。
但是,出于对身体的考虑,遇到过期茶,也别觉得它看起来还好就能继续喝。
从头到尾都要检查一番,干茶拿出来,可以摸一摸,捏一捏,感受茶叶是否干燥。
用鼻子闻闻干茶,看看有没有怪味、变没变味。
要是害怕干茶气味闻不清楚,还能等烫壶温杯后,投茶看看。
合盖后轻轻摇三下,聚茶叶气味,再去闻干茶。
沸水温杯的热度能激发干茶气味,变质茶叶的气味也会更明显。
要是过程里闻到像是灰尘味、闷味、酸味等气味,此茶一般有问题,不要再喝。
前面都检查完毕无误后,可以泡开试喝。
试喝时,抿一口看看。
如果自己能接受,茶香也闻起来还算干爽,茶味也纯粹,过期茶喝下去也没关系。
要是喝起来察觉不对,茶味很少,甚至喉咙发痒,明显就不对,就不要再喝,恐怕茶叶已经变质,还是丢掉比较好。
《3》
二、隔夜茶
看过一位茶友问一个问题。
“白茶煮过之后,隔夜还能再喝吗?”
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
无非都是放久了怎么办?昨天没泡完的茶,今天还能泡吗?
和隔夜茶有关的问题,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