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跨两国而居。
佤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古老制茶、饮茶习惯,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保护着高山深处的古茶树。
佤族人对茶情有独钟,每家每户的火塘边都备着一个专门煮茶的瓦罐,这种独特的饮茶方式传承至今。
我们今天的主角,即是来自高山深处的普洱古树春茶。
跟随大自然好茶的发掘者——寻茶人茶少,我们一起去拜访这位来自佤族的茶人——叶师傅。
叶师傅出生于佤族的制茶世家,祖辈世代制茶为生,至今已传承四代。
叶师傅也自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学习并传承着古老且传统的民间茶文化。
茶人
叶师傅
这一次,我们将跟随叶师傅一道,品味来自云南省普洱市勐主大山的普洱古树春茶,感受来自大山深处的原始茶滋味。
茶山
云雾缭绕的勐主大山
作为云南六大古茶山,勐主大山早已名声在外。
米的高海拔孕育着这里独特的茶滋味,芽头肥实,茶汤厚滑金亮,香气馥郁浓重,回甘持久,有种地道的山野气韵。
勐主大山是景谷县茶价最贵的茶山。
茶园
勐主大山古茶园
勐主大山茶园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海拨~米之间地带,土壤为红砖壤,土层厚且松软,肥力出色。
这里的茶地常年云雾缭绕,真是印证了那句“高山云雾出好茶”。
勐主大山茶园分一般分四个时期进行栽种。
也许是感恩上天的无偿馈赠,也许是山间野原百姓的淳朴使然,佤族百姓对制茶有着天生的使命感。
这份使命感从种茶到制茶,始终秉持在心,执导在行。
佤族
佤族老人
茶少在叶师傅这里也充分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制茶对他们来说并非一份营生的工作,而是需要用时间、生命来维护的情感。
用心制茶,用心制好茶,方能始终。
在茶少与叶师傅攀谈间,热情的叶师傅一家为茶少冲泡了一杯佤族传统茶——烤茶。
烤茶在佤族语中叫“枉腊”,它的制法独具一格。用煮沸的山泉水冲泡火塘上烘烤过的、冒着焦香的茶叶。
烤茶
佤族独特茶饮习俗
烤茶茶香中还带着独特的焦香,苦中有涩。烤茶具有祛热解暑等功效,在潮热的云南山区里,佤族人尤为钟爱这款茶。
在茶少看来,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渐渐遗失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特色。
好在还有很多像叶师傅这样真正热爱制茶的茶人,始终坚守着这份信念,也将一代代的继续传承下去。
古法茶艺
摊青
唐朝使者樊绰在《蛮书》中记载了云南祖祖辈辈制茶的古法:“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经过叶师傅这样的茶人们世代经验的积累,形成了“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晒青、压制”的工序,也成为了勐主大山不变的制茶技法。
古法茶艺
手工杀青
叶师傅正是恪守着这样的古法,在原始的环境用原始的方法制作普洱茶,努力留存着茶叶最初的味道。
茶为君子,自应有德。
叶师傅与这里的茶农们,守德,也守护千年普洱的真滋味。
佤族山寨采茶忙
勐主大山普洱古树春茶,来自叶师傅亲制的普洱好茶。
从它在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中汲取营养起,这味高山普洱春茶注定了与众不同。
普洱古树春茶
在高海拔种植园中不仅生长着古茶树一种植物,肥沃的土壤同样也滋润着山田里的野花野草,同生共养,二者形成了难以言述的依附关系。
《茶少寻茶云南勐主大山古茶园》
-点击观看-
普洱古茶林荫呵护着野原花草,花草的沁香也浸润着古茶芽叶,赋予这里的普洱茶天然的山野气息,是难以模仿的气韵所在。
普洱古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