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真正喝茶的有多少呢?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我们在被商业洗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茶叶商业。
我们认为茶的商业需要茶叶的历史,地域文化,标准,香气与口感特征,科学的理化做背书,阐述完这些,我们就可以顺利卖茶了,这是我们今天茶行业学习卖茶的基础,其实,如果我们不以效果来卖茶作为现实,那么茶随时随地可以被替代,我们根本不需要茶的任何知识来卖茶,为什么呢?因为能卖出去是王道,对么?能卖出去的特点是,便宜划算,不难喝,信誉背书,好看。其中,信誉背书是地域文化,名人,标准认证,机构背书,符合这些,您在网上您可以利用人性来肆无忌惮推广就是了,这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喜茶,前身是做设计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商业说,这个时代,成功的商业是把自己的主业免费,然后来跨界。很多人觉得厉害,于是那些成功的商人会和我们说,这个时代专业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整合的能力,今天的商业是不是都在这么走呢?
因此,我们会看到,茶行业专业出身的人,大部分流向了其他服务行业,卖茶的,大致是代理商,做茶多年有资源,以及不是靠茶为生的人,专业的人在为他们打工,虽然有茶叶知识,但平时用不上,因为学习的人不多,大多喝茶的人,技术水平很低,背书的理论知识很强,了解口感与山头皮毛,已经可以让大部分人认可。
而商业呢?成功的商业在给人洗脑,由于很多人是跨界而来,没有专业技术能力来说茶,因此,他们会教育消费者,同行,说技术能力是需要的,但主要是靠思维,于是,我们所看到创造的成果,是标准,是故事,因为,他们就这么来的。
而年轻人也乐于这样,因为,能承受,有体面,在标准统一与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认为品质没区别,有的,就是我喜欢的花样,不难喝的口感,还有能接受的价格,方便快捷,有体面,这是利用人性,让商业成功的因素之一。
那么,这些人真的在喝茶么?通过以上的说法,我们知道,这些人并没有在真正喝茶,离开了茶,咖啡,红酒,雪茄,手表,汽车等等,都可以将茶代替,也就是说,要茶好卖,卖的并不是茶本身,而是人性的认同感。
我们知道,我们希望生活安定,还希望自己进步,但安定的生活,让自己的思维固化,我们知道原因,但我们更害怕进步,因为走出去的那一刻后,我们将面对的是,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我们做了三件事,“等,靠,要”,借助于便宜划算,不难喝,信誉背书,好看等因素,以获取我们认为的安全感,我们认为,他们是专业的,是么?
事实是,作为食品行业,您有看到哪个食品行业强大呢?是的,资本离去,一地鸡毛,我们最终也只是看到了消费市场,国外品牌的强大,国产品牌,没有任何优势,一方面是标准卡了脖子,另一方面是工业技术,而且由于科学的污染,传统手工的优势,已经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而在消费端,由于认知低下,被洗脑的缘故,我们明明知道了并证实食品品质在变差,我们依然在无脑相信科学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当我们用着传统产品的同时,获得了副作用,我们会相信科学,来说传统是骗人的,因为科学证明了有副作用,于是我们得到了副作用,所以我们对传统,嗤之以鼻。
由于这些人只是被洗脑,无脑相信机构标准等等,所以这些人根本不属于真正的喝茶人,传统茶由于原料被科学工业污染,科学还在用洗脑的方式在给消费者灌输不正确的认知,这使得“劣质币驱逐良币”成了事实,而资本,利用标准,将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变成韭菜,获得的利润,看到的是给了自己人,其实呢?都给国外技术,因为不给,土壤被生物化学转基因污染了,来年无法保证产量。而茶农呢?如果产量不保证了,他们相信的是科学预测准确,因此还会相信科学,可很多人被忽悠了。在这里给个简单的案例,您可以自己琢磨一下,都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属于耍流氓行为,我们来看看这条真理是什么。
当我们把茶叶的剂量喝少了,我们是否发现,我们的状态仍然没得到缓解,是么?甚至是,每年状态越来越差,对么?这里所描述的是,所有我们认为好的主流茶类,不单单指普洱茶,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忍住不喝茶6个月,您看看您的状态,是不是跟以往比,有没有一点提升?如果有,那么“抛开剂量谈毒性”的理论是错的,验证了我的理论是对的,也就是,科学认为不超过剂量来喝茶,是安全的,而我认为,不能保证健康的茶类无法用无接触的技术来说明品质,那么,喝50毫升与喝毫升,我们喝的茶,都有毒。那么,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后,我们也就知道了,很多人不是在真正喝茶,对么?
关于喝茶或者食品,它们都是入口的,入口后都是成分,是成分就会对身体有效果,至于往好的还是往差的发展,需要看同一类食物,茶叶的品质,而且是无接触来辨认品质,因为只有这个条件下,它是实时数据,科学的数据,并非标准,它是过时的,还是抽样检查,因此根本无法保证品质,了解了这些缺点之后,您是否希望真正喝茶,又或者吃到保证健康的食材,而不是只看标准背书的食材或茶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