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句简单的“俗语”,却是长效、精准扶贫道路上的“真谛”。尤其在新的形势下,产业扶贫早已成为了脱贫攻坚的利器。在这其中,一批优秀的爱心企业代表脱颖而出,在帮扶行动中,变“输血”为“造血”,以产业帮扶来实现真扶贫、真脱贫、长效可持续脱贫,提升了困难群众致富的信心,也足见这些企业的良苦用心。
扶贫笔记
从“帮扶一个村”到“富裕一个地区”
在企业扶贫的道路上,如何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真正实现“帮扶一个村,推动一个乡,富裕一个地区”,把帮扶的力量最大化,相信是所有爱心企业都想达成的愿景。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常年云雾缭绕,高海拔,无污染,加上充沛的雨量,造就了优质的雷山茶,然而由于运输障碍和地域经济的闭塞,一直鲜为人知。年4月,吉利汽车对口帮扶的项目正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茶产业项目,除了单纯的资金支持,吉利深入当地实际,将项目落户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派驻管理人员、培养当地人才,打造商标、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配套设备、打通销售渠道,解决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最终该项目成功惠及当地17个村多户贫困户,充分展现了“帮扶”的力量。
同样深入帮扶实地的梅赛德斯-奔驰亦找到了一条示范引领的帮扶之路。年汶川地震和年雅安地震后,梅赛德斯-奔驰便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片区两个生态试点村庄开展灾后重建的可持续生计探索。年,根据深入调研,项目组选定跨遗产地高海拔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宝兴县硗碛乡,开始试点以蜜蜂养殖为手段的可持续生计方案,以期替代当地单一的放牧生计方式,在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亦减轻了其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
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
事实上,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因地制宜做好精准扶贫,如何解决贫困根源实现可持续脱贫,是每个扶贫行动的关键所在。
与以往不同,在今年的扶贫工作中,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天祝县结对,派出挂职干部实地帮扶,结合天祝县实际,在民生扶贫上下功夫,并牵手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设农副产品种植基地、改造水利设施、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等措施。其中,天祝县政府与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就农产品购销合作达成了签约,以订单农业新模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副产品供销关系。天祝县负责建设亩蔬菜种植基地,新发地市场则负责制定种植规划,帮扶农户种植,引入加工、储运企业并协调销售。在促进天祝县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了北京菜篮子工程,让北京市民品尝到天然、绿色的天祝蔬菜。
恒大集团在扶贫行动中,同样深谙“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智慧,自年精准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以来,截至年底,除了已建设6万栋蔬菜大棚,36.9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同时还已经引进了79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就地脱贫。
产业扶贫走出“双赢”模式
“双赢”模式让扶贫行动走的更远。湖北省竹溪县是丹江口水库水源地,那里风景秀美,然而那里也是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户,约11.1万人。年,华彬集团收购了原产自挪威、享誉国际的饮用水品牌芙丝(VOSS),并于年选址湖北省竹溪县建厂。尽管竹溪当地道路不通,地质环境脆弱,建厂成本很高,然后当地有好水,又是贫困区,华彬选择迎难而上。华彬集团希望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势,通过华彬集团在国际领域资源平台的对接,实现生态资源“走出去”,技术、人才资源“引进来”。年起,华彬集团将芙丝VOSS水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预计5到8年内产能达到万吨、产值亿元的经济效益。
此外,华彬芙丝VOSS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当年就设立了“扶贫车间”,安置和辐射带动余名贫困人口就业;通过采用最先进技术建立污水处理站,建设人工湿地,跳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零和博弈;通过华彬文化基金会“爱心传递”专项教育基金,并通过交流活动使当地贫困师生得到更多“看世界”的机会;通过实施“全产业链计划”,扩大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产业,增强了当地经济造血功能。
年湖北竹溪的华彬芙丝矿泉水项目被国土资源局评为“绿色矿山”,是企业与政府发挥绿色产业资源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政府企业联合扶贫探索的创新模式。杨琳
扶贫数据
万
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未来3年,还有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在剩余3年时间内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确保到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万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企业扶贫蓝皮书()》显示,过去五年来,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万人,连续保持每年0万人的减贫规模,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75亿元
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为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中央企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累计投入定点扶贫资金超过了75亿元。民营企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不断创新精准扶贫的模式,截至到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5.54万家,精准扶贫帮扶6.28万个村,帮助了.98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外资企业也作为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主动对接了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