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茶减产。
然而,今年的茶叶品质,非常棒。
茶叶减产,品质极佳,最难的却是:刚刚承包茶园的老板。
-01-
气候干旱,茶也不发芽
去年11月,茶商张老板忽悠老杨一起承包茶园。
当时,张老板吹牛说:咱们各投40万,包4年,2年回本,剩下2年纯赚。
当时,老杨果断地拒绝了,还苦口婆心地对张老板说:山头茶市场已经过了红利期,现在承包茶园,跟冲进房D产没有两样。
然而,张老板不知是听了哪位专家的励志演讲,自己凑了40万包茶园。
前两天,在茶山遇见他的时候,这哥们灰头土脸、略显沧桑,一看就是压力大得睡不着觉。
一见面,这哥们就问:今年,冰岛老寨和坝歪怎么样。
老杨实话实说:茶叶品质很好,像冰岛坝歪古树,新茶饮后一小时,仍有生津和回甜,品质跟年的差不多,但,鲜叶价格比去年贵一点,加上天气干旱,黄叶多,损耗比较大,减产比较严重。
张老板很感慨地说:我今年很慌啊!来茶山的人渐渐多了,但是茶叶不发芽,我现金流几乎压在这片茶园上,本指望这春茶回一些本,但现在,想睡个安稳觉都难。
老杨只能摇摇头,去年就说:红利期已过,原料价格太高,承包茶园风险太大,这几年,留着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但享受过山头茶红利的张老板,总觉得行业低谷中有机遇,一股脑把所有现金流砸进去。
4年租期,今年减产3-4成。未来三年能否顺风顺水,还得看老天给不给力。
今年,最难的就是刚刚承包茶园的老板,刚把公司大部分现金流搭在承包上,本来把希望寄托在今年春茶,却不曾想到,
茶叶减产太严重了,连承包茶园的成本,都挣不回来。
而且,据很多本地人说:今年的茶叶太缺水,这一波茶芽发完之后,后面可能发不出来了。
-02-
茶叶减产,不能涨价
一听茶叶比去年同期减产3成,老杨忙问:
今年,茶叶减产这么严重,你的茶叶,有没有涨价。
张老板若有所思地看着老杨:你们冰岛老寨涨价吗?
老杨摇摇头:冰岛老寨维持了往年的价格,中小树一公斤,老树1万一公斤,二类古树2.1万一公斤,一类古树4.6万一公斤。今年,冰岛老寨减产严重的是中小树,
倒是,收坝歪鲜叶的时候,鲜叶价格比往年贵了一点,今年茶叶中水分较少,大概5-6公斤鲜叶制作一公斤干茶,损耗比较大,
一公斤干茶成本比去年贵了10%,但是,茶农涨点价,但老杨不能涨,损耗自己扛。今年的冰岛坝歪单株古树,价格仍然是多一公斤,不涨价。
张老板无奈地感慨一句:做茶,还是你这种轻装上阵的舒服,行情如何,根本影响不到你。我这里,少数古树干茶涨了块,大多数茶叶维持原价。
照往年,茶叶减产,还不得涨价。但今年,抢茶的消息,涨价的声音都没听见。就目前来看,来茶山的人逐渐多了,但大多数人,观望情绪还很严重。
今年的茶山,还出现个奇怪的现象:
往年这时候,占比很低的高品质名优古树茶,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但今年,茶叶明明就减产了,但高端古树茶还剩下很多。
这背后,高端古树茶,似乎尚未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在冰岛不下树,班章不出村的行业背景下,也很难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有一部分人能喝出古树与否,但这类人,目前太少了。
都说茶酒不分家,古树茶的高端品饮价值,完全不亚于高端葡萄酒。但就市场而言,老杨一年分到支拉菲古堡,除了自己主动存下来的,几乎都能卖完。
但古树茶,大货几乎都在山上交易,一旦来山上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不敢相信自己收到的茶是古树。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行业承不承认,普洱茶市场,仍然比较初级。茶叶交易模式、制茶工艺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新茶与陈茶的角逐
这几年,茶叶生意不像四五年前那么好做。
茶商手中也没有多少现金流,山头原料价格又贵,市场正悄悄转变为:茶农卖新茶,茶商卖库存。
茶商:春茶定制,平时卖库存
对于茶商来说,新茶有客户需要,就得做。为了产品的延续,也得做一部分新茶。
但是,如今的原料价格并不便宜,茶商已经没有囤茶的欲望,大多数茶商也没有囤茶的实力,都转向定制。
比如,自己一年能卖掉公斤茶叶,就定制公斤,能卖多少茶,就拿多少货。最多再存几公斤好茶,看后期转化。
春茶做古树茶定制,满足客户的需要。至于卖库存,把库存变现、
每一个茶商的手里,都有一大仓库的茶叶,陈化三五年的茶叶,茶性变得温和。只要价格便宜,很多茶友,还是很喜欢的。
茶农:开始承担库存压力
这样的市场变化之下,茶叶库存压力逐渐转向茶农一边。原本,茶农卖茶,在山上等着茶商上门收鲜叶,收原料。
但如今,原料价格越来越贵,茶商收不起大货了。茶农和茶商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
茶农只能自己直播卖茶。但直播能做得好的茶农,只是一小部分。
表面上,市场透明了,散客也找茶农拿货,但没有茶商收下茶农茶叶的大头。直播做得好的,茶叶不愁卖,但大多数茶农的茶叶,积压得比前几年厉害。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产业,经济的繁荣,能掩盖行业的绝大多数问题。
相反的,一旦经济发展变缓,行业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当外部无法带来增量市场,只能通过内卷来找出路。
也就是说:未来一两年,茶行业很多矛盾、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是很正常的现象。
普洱茶发展到今天,已经过三轮市场。
一个人,能遇到某个产业的红利期,哪怕一生一次,已是相当不易。
做茶,千万不要指望自己永远高光,一旦战线拉得太长,资金链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压力山大。做茶叶,小而精,比大而杂更具生命力。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出去承包茶园,大胆做茶,大胆折腾。
但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当知大风过境,伏草惟存。好好保住手里的现金流,静待下一个周期到来,再大胆地折腾。
否则,等到行业春风略暖时,纵然有万般想法,
也难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