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上世纪90年代是峨桥茶市的鼎盛时期,以“买全国茶、卖全国茶”而蜚声全国,风光无限。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被誉为“江南第一茶市”的峨桥茶市近年来的脚步却有些沉。
在茶市很多茶商看来,上世纪90年代,峨桥茶市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几乎同时起步,这么多年过去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市场,而峨桥茶市却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冲击和制约而遭遇瓶颈。走到十字路口的“江南第一茶市”究竟路在何方?
峨桥茶商的困惑和渴望
正是品茗尝新的时节,有着“江南第一茶市”美誉的峨桥茶市也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日前,大江资讯记者来到峨桥茶市,走进“江南第一茶市”高大的仿古门楼,茶市上没有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不时从身边驶过的运货三轮车。在很多茶叶店门口,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一箱箱茶叶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在“江南第一茶市”茶市一路94号,徐根宝正招呼工作人员打包茶叶,填写发货单。在徐根宝看来,与过去相比,峨桥茶市的人流量是有所下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通讯、物流发达,外地客商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千里迢迢地赶来市场,凭借网络、电话、物流等就能完成交易。但另一方面,茶市近年来的发展是有些慢了。
徐根宝的父亲是峨桥茶商,今年40多岁的他从事茶叶交易已有30多年,可以算的上是峨桥的第二代茶商,见证了峨桥茶市的起起伏伏。这些年,峨桥茶市的发展也的确让他有一些担心和困惑。“峨桥茶市这两年发展有点滞缓,尤其是相较于电商和直播带货的蓬勃之势,茶市就显得发展动能不足。”徐根宝说,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的丰富,削弱了峨桥茶商作为中间商的渠道和信息优势,而对于他们这一批老茶商来说,想拥抱电商和直播带货并不是那么容易。
“要办网店、开直播,一方面是时间和精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人才,要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模式、新技能需要一个过程。”徐根宝坦言,在峨桥茶市中,有不少子承父业的第三代年轻茶商,已经开始通过抖音等各种平台直播带货,但也有很多像他这样缺乏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茶商,还难以马上与新渠道、新模式接轨。“如果能建成一个茶叶交易的电商产业园,有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培训,再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有帮助,峨桥茶市的市场也会更有活力。”徐根宝说。
不仅是要搭上电商直播的东风,茶叶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也是很多茶商极为期盼的。“峨桥茶市亟需建设茶叶的鲜叶和干茶加工、交易市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安徽品馥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腊先说,芜湖周边有近15万亩茶园,由于缺少鲜叶、干茶加工交易市场,很多采摘下来的鲜叶都只能运到周边地市加工制作,如果建成了这些市场,那么峨桥茶市就能形成从鲜叶交易、到茶叶加工制作、干茶销售、包装制罐、冷冻保鲜一条完整的茶叶产业链,会大幅提升峨桥茶市的人气,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坐拥特有优势的峨桥茶市期待破局
凭心而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峨桥茶市的发展算得上是踏准了时代的节奏。年,趁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东风,峨桥的第二代茶叶专业市场——中国峨桥国际茶城建成,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国家级专业茶叶批发市场和全国重点市场之一。年,伴随科技发展和网络电商的兴起,第三代茶叶市场——峨桥瑞丰国际茶博城建成,为峨桥茶市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面对消费者选择多样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冲击下,峨桥茶市的短板和不足也变得愈发凸显。
峨桥镇副镇长张梁伟告诉大江资讯记者:
◆峨桥茶市首先是缺少自己的特色品牌。在早期的峨桥茶商中,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以“买全国茶卖全国茶”著称的峨桥茶商卖火了铁观音、安吉白茶,却忽视了对“峨桥”品牌的塑造,变成为他人“做嫁衣”,没有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本地茶叶品牌。尤其是近年来茶叶原产地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峨桥茶市的竞争力在不可避免的在下滑;
◆其次是时代发展带来的信息和渠道的变化,过去茶叶产区对销售渠道依赖程度高,而现在超市和茶叶专卖店不断涌现,电商和直播带货更是蓬勃发展,交易方式也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峨桥茶市作为中间商的信息和渠道优势受到削弱;
◆再次,全国各地的茶叶原产地愈发重视品牌的打造,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茶叶交易市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峨桥茶市过去一家独大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尽管峨桥茶市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但在张梁伟看来,峨桥茶市仍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是活跃在茶叶行业的近3万名峨桥茶人,在国内开设了近家门店,依靠长期积累的客源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了规模庞大、点多面广销售网络。
其次,相较于其他茶市,峨桥茶市拥有自己特有的优势,那就是巨大的冷冻保鲜仓储能力。目前峨桥拥有近30万立方米的冷链仓储规模,可同时储存茶叶万公斤,这能延缓茶叶变质的过程,也使得峨桥茶市一年四季都有茶叶可卖。
再次,峨桥茶市品类齐全,在茶市可以购买到六大茶系、多个品种的茶叶。
此外,峨桥茶市也在完善产业配套,涌现出一批从事茶叶包装、制罐、制杯的企业,茶叶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如何将这些特有的优势,转化成破解发展滞缓困境的动能,无论是峨桥茶商还是当地的政府,都在积极思索、主动求变,而一些新理念、新模式也在茶市中酝酿、萌发。
▍记者:季鲲李婷维文/摄
▍部分图片由峨桥镇政府提供
▍编辑: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