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
临近中秋,月饼飘香。近年来,中秋市场上月饼礼盒的奢华之风愈演愈烈,甚至有商家把“送礼有面”作为一大卖点,用上私人定制、高端定制的营销手段,把月饼搭配贵重礼品售卖,价格虚高,让原本象征团圆的月饼逐渐“变味”。为遏制“月饼界”的“妖风”,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制止“天价”月饼,出台“瘦身”新规,整治过度包装。8月25日,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据新国标,对岛城烘焙店、商场、超市等月饼制售经营主体进行了监督检查。
严查过度包装,最多不超过3层
8月25日上午9时30分,记者跟随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来到市南区南京路一处烘焙店,开启执法记录仪后,执法人员进入店内,向店铺负责人出示了执法证件,随即对店内销售的月饼及月饼礼盒进行逐一排查。
距离中秋节还有12天,各种口味的月饼、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已经占据了烘焙店的“C位”。月饼是否存在过度包装,是本次检查的重点内容,只见执法人员对在售的礼盒月饼进行拆解检查,仔细清点包装的层数、测量包装的空隙,并现场辨认包装盒的材质。
据执法人员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已于8月15日正式实施,其中,针对月饼的条款规定,将包装层数从版国标的“最多不超过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3层”。
在市南区另一家烘焙店,执法人员发现一款月饼礼盒的包装总共有层,但核查其生产日期后发现,是7月23日生产的。“按照新国标规定,8月15日前生产的月饼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所以这款礼盒还是可以售卖的;但是8月15日之后生产的月饼,就必须严格执行新标准。”执法人员向店员提醒到。
记者向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此前,该局已召集市食品工业协会及月饼、粽子、茶叶和酒类等余家食品生产企召开食品生产企业抵制过度包装工作视频会议,市食品工业协会宣读承诺书,专家解读了国家标准,市局食品生产处就食品生产企业抵制过度包装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核克重测空隙,严打“盒大饼少”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对月饼礼盒的拆解检查,不仅要查包装层数,执法人员还对礼盒内部的空隙进行测量计算。
原来,新国标大幅压缩了包装空隙,将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2%,让包装更为紧凑,避免“盒大饼少”的“面子工程”,减少浪费。
与此同时,执法人员核对月饼的实际克重是否与包装盒标注的相一致,未发现有“缺斤少两”“盒大饼少”的现象,确保今年中秋的月饼礼盒拎得实实在在、明明白白。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同时要求,经营者生产、销售盒装月饼,应当严格遵守关于食品包装的强制性标准,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8月25日的检过程中,执法人员未发现有红木、贵金属等材质的月饼礼盒。
记者了解到,月饼“瘦身”新规要求降低包装成本,对于销售价格在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将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对于销售价格元以下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比保持20%不变。其中,包装成本一般指食品企业与包装企业签订的包装采购价格,销售价格一般指食品企业与销售企业签订的合同销售价格。
不得“混搭”,暂未发现超元礼盒
在商场、超市等销售场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月饼礼盒是否存在“混搭”销售、“捆绑”销售的情形。按照新国标规定,经营者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它产品混合销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月饼是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中秋节美食,要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制止“天价”月饼等现象,坚持月饼大众食品属性,体现中秋节传统文化,促进月饼行业健康发展。由此要求,对单价超过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经营者应当将销售单价超过元盒装月饼的交易信息,妥善保存2年。如有需要,将立即对经营者开展成本调查。
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所查大型商超、烘焙糕点店等经营场所的月饼礼盒销售价格较为合理,最高价格为元/盒,尚未发现有元以上的“天价”月饼,未发现月饼与茶叶、红酒、养生品、纪念品等商品“混搭”销售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实施,请认真了解新国标,并严格按照新国标落实生产销售责任。”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月饼摆放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责令经营主体整改,并就下一步新国标的强制实施做了讲解。
记者向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此前,该局召集市食品工业协会及月饼、粽子、茶叶和酒类等余家食品生产企召开食品生产企业抵制过度包装工作视频会议,市食品工业协会等5家食品行业协会联合向食品生产企业发出倡议,并向社会公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抵制食品过度包装”承诺,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守法经营,带头倡导简约包装、绿色消费。
现场特写:
垃圾桶不盖盖,低温储存不达标
8月25日,记者跟随青岛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岛城月饼制售主体进行现场检查时,执法人员进入一家烘焙店的后厨,发现“裱花间”的垃圾桶盖子敞开,距离不到半米就是糕点裱花台,垃圾桶里敞露的垃圾与操作台上正在裱花的糕点形成鲜明对比,场面十分扎眼。
而在烘焙间,一名面点师在制作面包,一名维修人员在修理烤箱,面板上,醒好的面、揉好的面包、切好的奶酪与维修器材堆放在一起。在另外一个房间,食品原材料与工作人员的水杯、电风扇、笔记本电脑放在一起。执法人员检查食品原材料发现,标注要求“12°C-22°C”储存,却没有任何降温、空温设备,而现场的室温远远超过22°C。
针对烘焙店后厨存在的诸多不规范的问题,执法人员责令烘焙店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