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牧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最早生长在云南深山的茶树貌不惊人,无意中被发现的小小叶片却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历经商人贩夫辗转买卖,传遍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发展至今,在小小的茶叶背后,已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产业。
从“一带一路”建设、健康中国行动到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可以看到茶的踪影。而做强区域公共品牌对地方凝聚资源优势、建立产业标准、形成品牌影响力,都是重要的抓手。在人民网主办的“中国茶·产业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度解读。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茶叶公共品牌是以茶产业集群为基础,依托区域内独特的茶叶资源,由政府、企业、农户及相关组织共同出资建设,归相关主体共同所有和共同使用的公共品牌,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消费者日常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就是所谓的茶叶公共品牌。它不同于某一个企业自有品牌,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共同归属、共同拥有的概念。
近年来,在各地茶产区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推动下,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迎来发展热潮。
原农业部副部长、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认为,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农产品的品质和特点是由其生物遗传性,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社会文化互作的结果。所以,农产品的品质就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作为茶产品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华国饮,更因遗传品种的不同、地理气候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加工方式的不同,其独特性更为强烈。所以更应重视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及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保护和管理。
年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有地理标志的产品价格是同类非地理标志产品的2倍。以区域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为切入点推进茶产业发展,在产茶地区助力乡村振兴是非常好的路径。
古代的茶饮品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茶的品牌,特别是区域公共品牌都应有其文化内涵和底蕴。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往往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发掘这种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休闲度假,更能弘扬一种精神和风气。我国不少地方的区域公共品牌都有一些故事和传说,都可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
支撑巨大产业背后的基础是——如何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茶?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说,全世界有67个国家和地区产茶,有一百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饮茶。我国茶园面积大概占全球63%左右,也拥有一半左右的产量,但茶叶出口量仅排第二。虽然10年间产量增长了2倍,但出口量仅增长了5万吨左右,这是不平衡的。年前,中国茶在全世界一家独大,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份额,现在中国茶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左右徘徊,一直没有太大突破。
世界茶叶出口前十位国家中肯尼亚年出口了50多万吨,我国仅出口35万吨左右。在出口层面如何形成竞争优势,值得深思。
刘仲华认为,唯有走品牌化道路。中国茶的品牌化是下一个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重点。
作为成功的范例,湖南安化用十多年时间,在一个县打造了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已形成多亿的产业规模,并且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效益的龙头企业集群,税收超过了3个亿,成为中国茶叶税收第一县。
刘仲华也强调,单有区域公共品牌是不够的,消费才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据调查分析,消费群体每下沉1岁,消费人群就可增加几千万。中国人喝茶的平均年龄再下沉3-5岁,增加两三亿“茶人口”是有希望的。“如何开发年轻人喜欢的茶品和消费场景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
不光内部挖潜,让全世界爱上中国茶、习惯“中国茶生活”同样任重道远。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出口的茶叶80%以上都是中低档散装茶。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为人民做好茶,让人民喝好茶——‘人民的茶’年度活动”上倡议,呼吁全国各大茶产区、各大茶企以及从事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的全体同仁,以为人民做好茶为宗旨,以让人民喝好茶为目标,共同打造人民喝得起的中国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