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多数茶商说市场难做。
甚至有茶老板觉得:今年的市场,有点像年。
其实,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年的普洱茶,是人见人怕。但今年,市场虽然难,但品饮消费依然在。该喝茶的人,还是会继续喝。生意虽不像前些年那么好做,但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
年才是真的难
年6月,云南茶商去广东推销,刚进店,店老板一听是卖普洱茶的,直接说:那里有矿泉水,你自己拿一瓶走吧。
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年普洱茶崩盘,对行内外做茶的人,打击太大了。
当时,普洱茶产业的品质和市场,都还不成熟。
年的茶叶品质,把周围几个省份的绿茶拉进来,压成普洱茶卖。这样的茶,隔年就是废茶,还有一大股酸味。不可能越陈越香,存下来也是垃圾茶。
那时,大多数人来做茶,不是想着做好茶叶品质,而是想着参与到港台商人炒作的大盘里,分一杯羹。也就是说,年的普洱茶,是重炒作,不重喝。
无数炒家,怀着发财的梦,进来炒普洱茶,大多血本无归。
有的老板,年3月,高位时候花多万收进普洱茶来,崩盘后直接贬到多万。而且,还卖不出去。
遭受那次打击的茶商,再提起普洱茶的时候,心里都是一万头泥马奔腾而过。很多至今对普洱茶有偏见,都是当年财富化为齑粉留下的仇恨。
年下半年和年,几乎可以说是崩得没有市场,很多做茶的人,都转行了。
在那一段苦涩岁月里熬出来的茶商,对市场低谷,才是真正的心有体会。
品饮市场依然在
今天的市场,虽然难,但仍然有品饮市场的支撑。
名山古树十余年,普洱茶的制茶工艺,茶山卫生等基础设施都有了质的飞跃,山头茶的品鉴价值得到茶客的认可。
而且,因为超高的品鉴价值,普洱茶市场已经积累了万的茶客(4年前看到的数据)。这是一股庞大的消费力量。
年,普洱茶产量15.5万吨,内销量约10.55万吨,每人平均2公斤茶叶的保守消耗量(有的茶客一年自饮送人一共20-30公斤,有的茶客一两饼),大约万人。
这么一大批人喝茶,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普洱茶,是茶客饮茶的终点
云南大叶种,滋味厚重。喝惯了普洱茶的人,再回头喝别的茶叶,大多会感觉滋味淡,喝不惯。
而且,一山一味的古茶风格,更是一种风味享受。品质中上的普洱茶,香气有怡人的花蜜香、兰花香,茶汤滋味厚重,清甜生津,茶汤滑入喉咙,喉韵绵绵,清凉感十足。
若是名山如冰岛老寨,所展现出的风格变化,能满足爱茶人,对茶的一切想象。
茶山与茶山之间,不同的产区,不同的山头,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工艺,所展现出的普洱茶风味,都略有差异。
茶新茶鲜爽细腻。存放5-10年的茶,茶性温和,依然保有茶的山头风格。老茶的厚重深邃,近乎完美的体感,更是吸引无数玩家追捧。
普洱茶,万千风味融于一体,无论茶客想喝什么风格,都能在普洱茶里找到需求。
正是这富含细微变化的一盏茶汤,吸引着无数爱茶的人,痴迷普洱茶。
这样的市场现状,注定了:普洱茶,一直都有人消费。品饮市场,还会逐渐扩大。
市场不像前些年那样好做,这是事实。好做是红利,不好做才是常态。
普洱茶行业,没有资本垄断,没有谁能一统江湖。于茶客,是一杯饮料。于从业者,是一方民生。
品饮市场依然在,做好品质,卖茶别贪。每个做茶的人,都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写在最后:
成年人的世界,无论哪一行,都没有容易可言。
茶叶难卖,其他行业更难。有的人中年失业,背着房贷车贷,从企业高管,变成滴滴司机,或外卖员。
司机和外卖员满了,只能进入陌生的茶行业,加入卖茶的大军。相比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新进来的人更难。
无论哪一行,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活在当下,咬牙坚持。
生活纵有千般苦,吾亦等茶一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