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给茶叶估价,是件很困难的事。
尤其是老茶。
近些年的新白茶,还可以查询到官方指导价。
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但老白茶的情况,要复杂许多。
俗话说,金有价,玉无价。
黄金,有每日金价参考。
外汇,也有实时汇率变动。
但放在私人手上,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究竟价格几何,还真的不好说。
《2》
这天,遇到有茶友咨询。
“我有一罐白毫银针,存了十多年,现在值多少钱?”
刚看到这条私信,还没等来得及回复。
对方进一步补充。
“这罐银针是当年朋友送来的,年份绝对是真的,这么多年一直在自己手上存着。外层包装很完好,礼品包装精美,外层的塑料膜我还没舍得拆……”
既然如此,那这罐银针,是不是品牌茶呢?
茶友回道,不知,包装上没写。
再换一个角度,这罐老银针的真实产地出自何处?是不是福鼎的?是不是高山茶?
茶友再回,还是一概不详。
事到如今,情况已经很明显。
这是一罐通版包装的,厂家不详,产地不明,甚至没有明确生产日期的白毫银针。
通俗来说,这是典型的“三无茶”。
要想具体估价,实在太难。
但茶友还是很执着。
“能不能给一个大致估价范围,如果二手转让的话,该定价多少合适?”
平心而论,这罐私人收藏的白毫银针,二手估价着实太难。
《3》
茶叶的定价,与品质有关。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到位的老白茶,方方面面俱佳,市场参考价更值钱。
而产区不明,制茶工艺不详,来源无法查证的一罐白毫银针,在没有打开看到实物之前,谁也说不准答案。
因为,这罐的存茶年份虽说不掺假,但它的产区、工艺情况未定。
万一,它不是高山银针,而是来自平地茶园,产区生态环境很一般,茶味积累有限,怎么办?
万一,它的制茶工艺存在严重缺陷,茶青鲜叶采下来后,没有及时摊晾萎凋,而是堆在麻袋里,茶芽都堆得发热后,再去摊开,制茶良机一早就被错过,茶味在新茶时就不鲜香爽口,存老后品质更是堪忧,又该怎么办?
为此,一切的一切,还得用实物来说话。
隔着外包装,在没有打开茶叶罐,看到干茶实物。
甚至在没有真正试喝,切实感受过茶香、茶味之前。
任谁也说不清楚,这罐银针是变质变味不能喝,还是储存情况一切良好?
品质不明,实物未见,何谈估价?
《4》
老白茶的品质,仓储是关键。
很多茶客的潜意识里,年份越老的白茶,价格越值钱。
这样的想法大致没错。
但老白茶的定价,取决于方方面面,不是单一“年份老”那么简单。
如果储存不当,茶叶一早就存坏变质。
生出闷味、酸味、巧克力味,气息驳杂,茶味淡寡。
这样的变质茶,一早就不适合继续喝。
哪怕存茶年份再老,也没有半点实际意义。
按存茶经验看,茶友手中的那罐白毫银针,实际储存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它的包装不适合长期存茶。
礼盒+铁罐包装,铁罐外另有塑料塑封膜。
这样的铁罐存茶,密封性有限。
即便包装完好,全新未拆。
储存密封性也不如三层包装法来得好(纸箱、塑料袋、铝袋)。
铁罐包装的白茶,为了确保风味,建议及时饮用。
短期存茶,半年左右及时喝完,更加安心。
另一方面,白茶储存基础原则是避光、干燥、阴凉、洁净、无异味的存放。
现代化标准仓库,对茶叶仓储有着详细规定。
具体内容,可参考茶叶贮存国标。
室内温度、室内温度,需要维持在合理范围。
此外在批量仓储过程中,还少不了定期抽查检验,确保质量。
但这样需要专人管理的仓储条件,远非普通茶客能够做到。
总结来看,这罐年的白毫银针,储存多年都没有开封。
罐内的茶叶仓储情况未定,连是否存坏变味都不得而知。
比起估价,更重要的是检查里面的茶叶还能不能喝。
《5》
如何判断白毫银针,是否变质?
#家中存了很多年的白茶,不知道有没有过期?还能不能喝?#
#多年前朋友送来的一饼白茶,没有写保质期,能放多久?#
#整理杂物柜发现几罐不知放了多久的茶叶,茶叶是存越久越好吗,会不会过期变味?#
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方法大同小异。
即,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