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茶崩盘多米诺有人炒卖普洱惨遭腰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葛爱峰见习记者胡梦然深圳摄影报道

“今年跟去年比生意差好远,订单量也就是去年的两三成。”深圳罗湖茶叶世界批发市场小春茶庄的老板向《华夏时报》记者无奈地表示,“哪里敢多拿货呀,只敢拿一点点。”

8月24日,天气炎热,但深圳罗湖茶叶世界批发市场却有些“冷”。《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有二分之一的商户大门紧闭,开着的店铺也门可罗雀,生意冷清。有商户告诉记者:“大家都是晚晚开门早早关门,来了也没生意。也有一些是做不下去了。”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大益茶“金融茶”的崩盘,导致了当下整个普洱茶行业乃至整个茶叶行业的处境艰难。

《华夏时报》记者打开一款茶叶行情走势程序,发现页面一片“绿油油”,如一款大益年批次的“四星班章大白菜散筒”在年3月底行情价为万元一提,至6月27日价格直接腰斩,仅剩80万一提。

“金融茶”烂手里了

“金融茶”全线崩盘,在业内已是不争的事实。相较于年、年茶市的两波行情,这一轮暴跌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可谓前所未有,甚至让整个茶叶行业遇冷。

“囤货的都烂手里了,价值就剩一成多。比如那款“春秋大义”,以前是16万,现在大概只值2万块。”有商户向记者表示,“就是炒作,明知道会亏,但总觉得亏的不是自己。”

深圳市茶行业同业工会秘书长张明强向《华夏时报》记者阐述了“金融茶”的炒作逻辑:茶叶期货应该是近几年缺乏监管的一种如金融衍生品交易模式。如去年普洱茶界大牌厂家推出了一款用创造汉字的人命名的“仓颉号”普洱茶,在全国最大的普洱茶炒家的集聚地广州芳村引发爱茶与不爱茶的人广泛注目,由于厂家在茶树还未发牙的时候,就定了出厂日期、出厂价格,限量出厂数量,并在上市前进行广泛的宣传,引起人们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