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绿茶的朋友说,绿茶这几天就结束了,发来了他那老父亲的无情铁砂掌,克的茶叶在大锅里杀青,看着都觉得好烫。绿茶,每次一看条索,总要感慨一句:真精致啊!普洱生茶的毛料和绿茶比起来,真是个糙汉子。随着绿茶季结束,茶友们都入手了什么绿茶呢?今天就来盘点一下,绿茶都有哪些种类。
第一种,肯定是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特指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旅游风景区的龙井茶,其中包括狮峰、梅家坞、翁家山、虎跑、云栖、灵隐一带山中所产的茶。当然,像钱塘、越州等地也有龙井茶,但是都不能叫做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龙井讲究的是明前茶,因为明前茶品质最佳。泡的时候,用玻璃杯,看着茶叶在杯子缓缓舒张、起伏、落下,我觉得喝绿茶,真是视觉和味觉的享受。
第二种,是碧螺春。提起碧螺春,大家第一会想到就是洞庭碧螺春,因为这是这里是碧螺春的发源地。这里的洞庭,指的事江苏太湖的洞庭山出产的碧螺春茶。
碧螺春,顾名思义,以其外形卷曲成螺形而得名。碧螺春讲究“一嫩三鲜”,叶芽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在冲泡碧螺春的时候,因为茶叶呈现螺形,比较重,冲泡的时候可以采用上投法。先把玻璃杯温杯洁具,向杯内注入85度左右的开水,再将碧螺春投入杯内,这样可以看到茶叶在水中伸展的风姿。
第三种,恩施玉露。名字听起来特别诗意,起初被称为“玉绿”,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后改名“玉露”。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蒸青绿茶,以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的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制成。
第四种,六安瓜片,注意发音,六(lù)安瓜片,让你秒变地道老茶友。
六安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市,是我国传统名茶,叶片呈片状,因形似瓜子而得名。
六安瓜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唯一的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六安瓜片叶底嫩绿,气味清香,好的瓜片会有兰花香,口感醇厚,回甘明显。在冲泡过程中,也是选择中投法,当然,因其鲜嫩度不是很高,可以适当用90度左右的水进行冲泡。
第五种,安徽的另一大名茶,太平猴魁!
产于安徽省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的猴坑、猴岗以及颜家一带,基本都是产于米以上的山上,因为最佳产地在猴坑,太平猴魁也是因此而得名。
太平猴魁在所有的绿茶中,有三个非常有特点的地方。一是条索上,绿茶中是最特殊的,太平猴魁叶片细长粗壮,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第二,是制作的时间上,其他绿茶一般追求明前,而太平猴魁则是在谷雨前后采摘,并且持续到立夏。第三,太平猴魁是所有绿茶中最耐泡的。
太平猴魁在冲泡过程中,有专门的玻璃杯,一般下窄上宽,将茶叶根部向下投入茶叶,注入1/3的水,水温在90℃左右,将茶投入,等茶慢慢浸润之后再讲水注入7成满,等待茶叶慢慢舒展即可。
第六种,信阳毛尖。第一次看到这茶,还是在中转机场的时候。北京飞惠州,信阳中转,小机场里有店在卖。当时我挺好奇的,特地查了一下。
原来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在河南信阳县醅深山区的“四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两潭”(黑龙潭、白龙潭)。它的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所以又叫“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的条索看着细秀园直、多白毫、匀净,颜色嫩绿。朋友说,喝起来茶汤鲜爽,回甘明显,嫩香持久。有机会去蹭泡茶。
第六种,庐山云雾。又是一种很有诗意的绿茶。
庐山云雾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生长在江西庐山。在宋代就已经作为皇家贡茶。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
第七种,蒙顶甘露。也是十大名茶之一,卷曲绿茶的代表,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为仙茶、贡茶。蒙顶甘露主产于四川雅安蒙顶山(蒙山),每年春分时节,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茶青制成,成品蒙顶甘露茶条索纤细,茶毫丰富,汤色黄碧,清澈明亮,品之鲜爽,甘甜似晨露。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以上就是关于绿茶的主要几个品种,茶友们在春茶季都入手了什么样的绿茶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