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城,茶和天下。
5月7日—8日,第四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宜宾举行。
这是“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的长江首城,向世界各地的茶企、茶商和茶专家们发出的“邀请函”,共话后疫情时代茶与健康的紧密联系,交流产业产情、贸易销售趋势、中外茶行业合作及行业发展挑战等。
而盛会的背后,是宜宾茶产业的谋与变。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新征程,作为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早茶之都、中国早茶之乡和川茶的主要产区,有着多年种茶史的宜宾,紧扣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精制川茶产业战略部署,以宜宾茶的“早优”品质、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为重点,谋变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推动茶产业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坚定迈步“擦亮茶业大市金字招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富民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宜宾茶产业基地
擦亮品牌宜宾早茶“行情好”
三江大地春意浓,长江首城早茶香。早在2月中旬,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的茶农们就忙着采摘新年第一缕香茗。
“今年鲜叶行情好,大家都抓紧时间,把自家茶园里的茶叶采摘下来,每天都是几百元的现金收入,一家几天下来就是两三千元的收入,比去年增收一倍以上。”茶农钟启兵竖起大拇指说,他们的茶硬是牛!
筠连是“川红”的发祥地、主产地、延续地,盛产“早白尖”“黄金白露”“功夫红茶”“筠连苦丁茶”等名优茶。从今年元月底开始,当地11家名优茶生产企业陆续迎来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茶商们驻守下单,翘首等待新茶上市。
为抢抓订单,当地茶企于今年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就全面开称收购鲜叶。截至2月24日,短短21天时间,全镇名茶产量超过担,产值超过万元,同比去年产量增产一倍,产值增加万元。
动手“早”的背后,是行情好。今年以来,宜宾市对春茶生产早安排、早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备战春茶生产。1-3月,全市茶园总面积稳定在.6万亩,投产面积达.1万亩,比去年增加3.5万亩;干毛茶产量2.3万吨,比去年增收0.42万吨,同比增长22.34%;干毛茶产值46.92亿元,比去年增收9.69亿元,同比增长26.03%。
行情好,更得益于招牌“响”。3月30日,作为宜宾茶及川茶龙头企业的川茶集团销往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首批吨绿茶顺利发车;4月中旬,该企业吨出口绿茶再次发车。截至目前,川茶集团已先后在我国香港以及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机构,拓展了蒙古、摩洛哥、格鲁吉亚等海外市场,并与斯里兰卡、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踏上品牌国际化之旅。
宜宾茶飘香海外,背后是宜宾持之以恒打造品牌、拓展销路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宜宾抓住茶品牌自身特色,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在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中创新求变,“宜宾早茶”“天府龙芽”“川红工夫”三大品牌早已享誉海内外,“摘桂”无数: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宜宾早茶”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天府龙芽”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宜宾早茶”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中国·宜宾早茶节”获“中国优秀茶事奖”;在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分别授予“天府龙芽”为“世界名茶”“中国好茶”,“宜宾早茶”为“世界名优绿茶”,“川红工夫”为“世界名优红茶”……
不仅如此,屏山炒青、早白尖、鹿鸣等绿茶品牌和长江红、红贵人、醒世黄金白露、乌蒙韵等红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在各类节会中快速提升。
宜宾早茶采摘
延伸链条夏秋茶“变废为宝”增效益
屏山县大乘镇双峰村,连绵起伏的山脉间,绿意盎然的茶园梯田散发着随山风而来的茶香。
张德兵,屏山县岩门秀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其茶叶基地便坐落于双峰村,公司拥有高山富硒茶园多亩,其中核心示范基地0多亩,带动周边茶叶基地上万亩。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众多茶企茶叶难卖。但岩门秀芽积极参与科技部“茶叶、木耳扶贫产业链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与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联合攻关。
通过技术集成,岩门秀芽公司的春茶(绿茶)品质更佳,以前最多只能卖元/斤,去年最高卖到了多元/斤(批发价)。与此同时,通过炒青工艺与川红工夫工艺相结合,用夏秋茶原料开发出“屏山炒红”这一全新产品,去年少量试制推向市场,就迅速被抢购一空,并拿到了今年上千万元的订单。
宜宾早茶采摘现场
“夏秋茶品质相对春茶要低,以前连春茶都仅能维持薄利或保本,卖不上价的夏秋茶就只能烂在地里,而现在,夏秋茶已变成了‘香馍馍’。”张德兵说。
无独有偶。4月28日下午,在宜宾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园,全市第一条速溶茶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项目一期首条加工生产线可年加工干茶多吨,项目二期投产后,可年加工干茶吨。
“速溶茶加工生产线,解决的是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茶农夏秋茶叶销售难,夏秋茶叶经济附加值低等问题。”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将茶产业列入全市农业5+2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茶产业在做大做精早茶、精品茶的同时,进一步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业,鼓励茶叶加工向“茶叶新三品”方向发展。
“将多措并举积极扶持,让宜宾速溶茶像速溶咖啡一样畅销国内国际市场,为宜宾茶叶产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以茶叶精深加工和延伸、衍生产业的发展带动茶叶加工、茶叶种植业发展。”该负责人说。
截至年底,宜宾市茶园总面积达.6万亩,干茶年总产量达9.1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8亿元,均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市,并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认定为宜宾早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翠屏区、高县、筠连、屏山、叙州区、珙县等六个县(区)被列为全省30个重点产茶县。全市有茶叶加工企业家,培育扶持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13家、国家级2家)、茶业专合社个、亩及以上种植大户户、30亩及以上家庭农场个。创新开发了优黑优红、冷泡茶、系列花香茶、生姜茶等养生茶,形成了“长江首城六茶共舞”的发展局面。
宜宾茶产业基地
科技赋能全链升级铺就乡村振兴路
四月春意正盎然,过雨茶山嫩芽怜。
在翠屏区金秋湖镇谢坝村,漫山遍野吐出新芽的茶树,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青翠闪亮,一株株青茶树弯弯曲曲,点点嫩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采茶姑娘们穿梭于茶墒之间,娴熟地采摘着茶叶,指尖翻飞间,片片鲜叶飞入茶篓。
“茶叶产业已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园。”谢坝村村委会副主任信荣华说。截至目前,谢坝村种植茶园4多亩,预计今年茶叶产值比往年增加30%。“今年茶叶收购价创新高,一方面在于受去年疫情影响,各地茶商库存都卖得差不多了,今年茶叶一上市,各地茶商积极采购;另一方面是我们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原则推动基地良种化、产品品牌化,产出的茶叶品质好,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在金秋湖镇的川茶集团茶园基地,农业物联网技术下的云雾微喷灌系统正在运行,无数喷头喷出的“毛毛细雨”,让茶园好似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一般;与茶园基地“一线牵”的后端大屏幕上,借助茶园环境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呈现着环境、气象、水肥等基地各类大数据。
但川茶集团并不满足于此。在4月29日启幕的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川茶集团与中国西部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四川移动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管理平台,致力于利用5G技术为茶叶产业发展赋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技术。”川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泽文表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5G时代来临,茶产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川茶集团将借助5G技术,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茶产业中应用,加快推进茶产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浸润川茶集团全产业链的各个端口。”
“茶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在基地面积不太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强做优做大?最佳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宜宾茶产业链条各环节,通过科技赋能,宜宾茶产业转型升级正在提速。
为持续推动茶产业科技创新,宜宾设立了市茶产业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任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首任院长。川茶集团成功创建为全国茶行业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川茶产业商学院和“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四川省茶业科技创新领跑者。
科技创新带动的是茶业的品种、机具、工艺的全面革新,茶树良种化率大大提高,茶园生产机械化得到了有力推进,茶园绿色防控加强,茶叶新产品、新品种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能力大大增强。目前,该市有国家授权专利53项,省、市级科技成果26项,选育的4个新茶树品种已通过省级茶树新品种审定。
下一步,宜宾将紧扣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精制川茶产业战略部署,实施“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切实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茶业大市金字招牌,力争到年,全市现代茶园基地稳定在万亩,干茶年产量达13万吨,综合产值达亿元,建成中国优质早茶强市、中国优质工夫红茶大市和四川省现代茶产业第一强市。(赵雪松四川经济网记者杨波侯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