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的手段,知道采集、炮制和制剂,并且说明作用机理进行一定临床指导的应用药物统称为中药,总而言之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以及诊断疾病,并且具有一定保健与康复作用的药物。
中药都是采取几种或多种药材进行相应的炮制之后制作而成的药液,因为每种药材的特性,产地等都有不同,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在自古以来的中医角度上,非常的重视药材的质量情况。
中药之所以能够对病情起到相应的良好效果,大多都是因为药物本身以及相互配合后都会散发出一定的特性和作用,因此古人们又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此外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被称为药性理论,其主要内容就包括着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配伍以及禁忌等多方面。
01中药的用法有哪些?
中药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汤剂煎煮法,一种是服药法。
(1)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一种用法,对于汤剂制作中使用的煎具,火候煮法,甚至所用的水都有着一定严格的要求。
比如煎具就有着砂锅瓦罐为佳,搪瓷罐次之,铜铁锅禁用的要求,并且煎药的火候也有文火与武火之分,有时甚至还会因为药物的性质不同而采取较为特殊的处理方法,对于这些较为特殊的药物,一般医生都会在处方上加以注明,并且也会注明该如何煎服药物。
(2)服药法
汤药制剂一般是每天服用一剂煎两次分开服用,间隔时间约为4~6小时,也有一些丸剂的中药较小的可以用温开水直接送服较大一些的可以将其分成小粒以后服用。如果丸剂的质地稍硬,可以用开水融化后服用。
如果是粉剂散剂等可以使用蜂蜜调和以后,服用或者装入胶囊后服用这些粉剂,在直接吞服时,很有可能对咽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建议不要直接采取吞服的方法。此外,如果膏剂的中药需使用开水冲服,以免出现粘喉情况而引起的呕吐,此外冲剂使用开水冲服即可,糖浆剂直接吞服即可。
02长期服用中药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副作用?
(1)重金属超标
中草药都是种植在地里的,因此许多中草药虽然具有一定的调理性作用,但其中也含有较为丰富的重金属以及化学物质,甚至有些中草药中还含有一定的农药残留,如果长期的服用中草药调理身体的症状,很有可能会因为过多的摄入中草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以及金属物质,而导致在体内产生堆积,从而引起金属中毒等毒副作用。
(2)肝脏健康出现问题
其实中草药的调理方式,大多都是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来调节身体的不适以及疾病问题。要知道肝脏是人体中最为主要的解毒器官,在长期服用中草药之后,很有可能会因为过多的毒粉摄入而加重肝脏的,但是肝脏以及解毒和排泄功能,从而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并且长期服用中草药进行调理,还会导致肝脏表面出现损伤从而造成转氨酶持续升高的情况。
(3)肾脏受损
长期的服用中草药会导致全身各器官以及脏器出现一定的损伤病险,也容易导致肝细胞以及肾脏的过滤功能受到一定的损伤,这是因为在中草药中的毒性反应以及药效反应在肾脏中堆积以及反应,从而导致肾脏的过滤工作产生受阻的情况,诱发尿酸升高的患病风险。
此外中草药中含有的毒素和垃圾会增加肝脏的排泄负担以及过滤负担,因此会使器官中的寒气和垃圾再通过肾脏的过滤功能以及肝脏的排泄功能是出现一定的异常,因此测绘到是长期服用中草药之后加重肾脏和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甚至会诱发肾脏的纤维化以及患有癌症的患病风险,不利于肾脏处于正常的运转。
03在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1)用药禁忌
中药的食用禁忌分为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在饮食方面的禁忌这几个方面。
①配伍禁忌就是指的药物相克,有些药物在一起食用时很有可能产生相克的情况,从而产生毒性或者药效较低的情况,因此有这两种特性的药物,要避免配合食用。
②服药饮食禁忌是指在服药期间食物上的禁忌又简称为食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服药期间忌口的问题,大多数药物都是需要忌生冷,油腻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不同的病情饮食禁忌也各有不同。
③证候禁忌是指因为药性不同所以不同的药物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也被称为证候禁忌。表明药物不可以随意使用,必须要对症下药,否则很有可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
④妊娠禁忌就是指女性朋友们在妊娠期间的用药禁忌,有些药物对于母体来说具有损害的作用,甚至还会损害胎元导致流产的情况出现,因此有些药物在妊娠期间的妇女不要接触。
(2)不能喝浓茶
如今生活中许多人曾都有着喝茶水的习惯,即便是在喝中药时也有这样的习惯,但是却不建议大家这么做,这是因为在茶叶中含有茶多酚以及茶碱,虽然可以帮助神经元以及神经提高兴奋程度促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在服用中草药的同时服用浓茶不仅会导致药理以及药效无法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发挥到最大功效,更有甚者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情况,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再服用中药期间饮用浓茶。
结语: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服用中药呢?还知道哪些中药在服用时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吗?对此又是什么样的看法呢?不妨把你的看法和观点分享在下方的评论区吧。#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