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图有真相,村姑陈教你区分春寿眉与秋寿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给一位新茶友鉴茶。

他发来一张茶叶的图片,问,帮我看看这款春寿眉怎么样?

点开图片一看,顿时很纳闷:

这竟然是春寿眉,不会吧?茶梗这么长,叶片这么宽大,叶背白毫还仅有薄薄一层。左右横竖看来,这分明是秋茶嘛!

将个人看法向那位茶友直言后,茶友不解:

“不对啊,你再看看,这款茶的叶片颜色还挺绿的,怎么也不像秋茶啊。”

“在我的印象里,秋白茶的等级还要比这款茶再差一些。”

“茶梗很粗,摸上去硬硬的。而叶片是清一色的老叶子,看起来颜色偏褐偏黄,不会有这么绿的颜色。”

见状,就发了几张花弄影(一级春寿眉)的图片过去。

茶友看完后,沉默半天,回过来一句话。

“那看来,我这‘春寿眉’的等级明显太差了……”

关掉对话框后,仔细回想。

说实话,那位茶友对白茶寿眉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

《2》

绿色,的确是春白茶的外观底色。

万物勃发的春日里,从茶树嫰梢间采下来的春茶,模样娇俏。

早春时登场的白毫银针,芽头底色是绿色的,表面密布银白色的茶毫。

芽头底色的绿,从色系分类上接近藕茎色、新竹色,是草木萌发新芽的嫩绿。

等到了采摘白牡丹的时期,春意渐浓,春光和煦。

此时,白牡丹的外观颜色,绿色逐渐在加深。

细窄的嫩叶,似柳绿、似葱绿。

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芽叶匀称。

芽头因白毫密生的缘故,颜色偏银白,越发映衬出叶片的嫩绿娇俏,芽白叶绿。

将一级白牡丹的干茶,倒出在竹制茶盘上。

远远看去,像一碟子小葱拌豆腐般,两色分明。

而至于等到采春寿眉的时节,春深似海。

彼时,从春寿眉的叶片颜色上,依旧延续着春茶的色调,整体以绿为主。

并且春寿眉的叶片,绿意层次丰富。

松绿、竹绿、黛绿、墨绿、苍绿等,深浅不一,自然分布。

如果一款春寿眉,叶片颜色花杂,间或有褐色、红褐、黄褐等色系存在。

那么,这款茶的背后肯定藏着猫腻。

要么是工艺不当,春寿眉在长时间暴晒下,茶叶出现晒伤。

要么是这款茶从头到尾,根本就不是春茶!

既然如此,是不是说明在白茶寿眉里,看起来叶片颜色绿就一定是春茶?

不不不,不能这么武断。

简单来说,部分产自深秋的寿眉,叶片同样以绿为主。

在区分春、秋寿眉,不能过早下结论!

《3》

为了不错认春、秋寿眉,该怎么办?

答曰,多观察细节。

以一级春寿眉与白露寿眉为例,分别取出一捧干茶,仔细对比。

大致看去,秋寿眉因叶片更大、茶梗更长的缘故,整体看起来更蓬松。

称出5克干茶放进平时泡茶常用的标准盖碗内,整个盖碗空间被占据得满满当当。

蓬松的梗叶堆起来像是小山那般,为了不影响冲泡,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折断部分长梗,轻轻抖动盖碗,才能让干茶看起来更规整。

相比下,春寿眉的体型可比秋寿眉小家碧玉不少。

在叶片颜色上,春寿眉以多层次的绿色为主。

而白露寿眉,产自仲秋时节,叶片颜色上拥有典型的五彩色。

看上去就像秋日的山林,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在绿色的叶片上,间或分布有不少褐、红、土黄等颜色。

在叶片厚薄方面,白露寿眉的叶片蜡质更厚。

蜡质,指茶树相对成熟的叶片表面上,分布一层角质层般的薄膜。

这层蜡质的存在,能防止叶片被晒伤、被虫子咬。

也能在冲泡时,让茶味物质浸出更加有秩序,不容易因为茶味释放过快,导致茶味被泡浓。

春寿眉,尤其是一级春寿眉,它的采茶时间几乎紧跟在白牡丹之后。

所以,它的叶片相对细嫩,蜡质层不明显。

提到两者的叶片对比,还要观察叶片背面的白毫。

简而言之,秋寿眉白毫少,春寿眉白毫多。

白毫的多少,进一步又会影响到两者的风味。至少在毫香的浓郁程度上,秋寿眉不如春寿眉。

除此外,再来对比两者的茶梗,简单来说:

春寿眉梗短,秋寿眉梗长。

春寿眉梗细,秋寿眉梗粗。

提到茶梗长度,在不少人眼里这主要取决于采茶工的手。

其实这背后,会受季节的影响。

春茶生长速度快,头两天长出一片新叶后,没隔多久又开始展叶。而到了秋天,茶树生长速度不急不缓。

于是,在同样连叶带梗采茶,采一芽三、四叶的寿眉时,秋茶的梗相对要更长。

不过按照白茶的采茶要求,春、秋寿眉的茶青,不能将茶梗故意采太长。

否则,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品质。

尤其是已经接近木质化的茶梗,纤维粗,内质少,看起来接近小木棍那样,用手难以掐断。

要是将这样的粗老茶梗采下,会导致茶汤味薄寡淡!

《4》

话说,秋寿眉是不是清一色粗枝大叶?

当然不。前文已经提到了,寿眉的采茶也是有标准要求的。

不管是春寿眉,还是秋寿眉,它们统统是采茶树嫰梢的一芽三、四叶。

而不是随便的老叶片、老茶梗就能充数。

另外,在秋寿眉的背后,还有着庞大的家族。

市面上看起来外观比较粗犷的秋寿眉,大多是8月初开始采摘的寿眉。

另外也有部分茶掌柜,将6月7月采下来的夏茶,冒充成秋寿眉。

这些寿眉总体看上去,叶片颜色黄多绿少,砖红色和墨绿色多,而嫩绿部分偏少。

在梗叶条形上,茶梗粗壮,有狂放豪迈感,叶片宽大,硬挺。

但因为彼时的气温尚高,天气犹热。茶树为了散热,叶片长得莹薄,内质积累少。

并且在日照时间长,光照相对强烈的条件下,叶片内部呈现苦涩的物质含量高。

这些因素相加,会导致这时采下来的白茶模样老成,汤感薄,涩感重,品质不高。

而我们平常提到秋寿眉,在大多数时候,以9月、10月采下来的为主。

这个期间,横跨的节气主要有白露、秋分、寒露。

白露节是在9月7号前后,秋分在9月22号前后,寒露在10月8号前后。

彼时的秋寿眉,叶片颜色呈现出绿多黄少的五彩色,油绿、竹绿、豆绿的部分多。而土黄、砖红的部分少。

尤其是,越近深秋,叶片颜色越偏绿。

在外观上,梗略短,呈现绿褐色。叶片不太大,叶背略有白毫。

伸手摸向叶片,可以感受到叶片蜡质较厚,较有质感!

常言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随着气温下降,在冷凝结的天气下,茶树们为了存活下去,大多凝而不发,不再大量长出新叶。

而是利用白天光合作用生成的养分,分配到茶树的芽头和叶片中。

这时候,将这些茶青鲜叶采下,可以制出稠滑香软的茶汤。

高品质的秋寿眉们,甜花香明媚,汤水稠滑,细软无比。

尝入一口,颇有几分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觉!

从这点来看,要是再说秋寿眉是粗枝大叶,品质不入流的低端白茶。

这一点,着实是对好茶误解太深了!

《5》

娶妻娶贤,买茶也不能太肤浅地看表面。

在白茶里,寿眉并非是粗梗大叶的代名词。

为了买对寿眉,需要提前做不少功课。

比如,看起来叶片黄多绿少的春寿眉,它肯定不对劲。

比如,一款带有粗老茶梗的寿眉,意味着它的采茶标准太宽泛,品质不高。

比如,当一款秋寿眉的模样过分老成持重时,要警惕它是夏秋茶(早秋)的可能!

千言万语说到底,选茶还得靠喝。

喝茶时,重点感受茶汤滑不滑,稠不稠?落水香是否明显?茶味层次是否丰富?喝茶过后回味如何?

总之,好喝,才是正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