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湖北日报》将迎来
创刊70周年纪念日
今天的《湖北日报》
重磅推出8版特刊
带读者一同领略《湖北日报》
波澜壮阔的70年!
从岁月的年轮到当下的华章
从见证历史的时刻到感动荆楚的榜样
从编辑记者的心声到新时代的征途……
历经70年风雨磨砺
《湖北日报》是这样炼成的!
不忘初心,七十年风华正茂
年7月1日,是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的日子。
70年前,中国共产党28岁生日的那天,在荆楚大地这片饱含新生期待的土地上,湖北日报诞生了。
年7月1日-年7月1日,期报纸。从汉口闹市,到蛇山脚下,再到东湖之滨,社址几度变更的湖北日报,循着始终如一的约定和读者朋友见面,就像浩荡长江穿行奔流于荆楚大地,昼夜不舍,连绵不绝。
年7月1日-年7月1日,个日夜。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一代又一代湖北日报人,把自己的年华、心血和智慧,献给了党的新闻舆论这份神圣的事业,把党报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写进了历史的年轮。
70年,我们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新闻职业的荣耀,源自忠实观察和客观记录,见证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70年风雨沧桑,70年风雨兼程,湖北日报的足迹,与我们党的坚定信仰、崇高追求、不懈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我们国家从积贫积弱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进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湖北日报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站稳政治立场,矢志不渝投身党的新闻舆论这件“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70年,我们始终记录并参与湖北的改革发展事业。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武钢一号高炉点火,武汉在全国率先恢复和开放汉正街市场,湖北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创立,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奔驰的时间在荆楚大地上划出了发展的炫丽曲线,留下了深厚印记。70年山河巨变,在湖北改革发展这幕长剧的演绎中,湖北日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饱蘸理性与激情的笔墨,聚焦湖北的奋进姿态、奋斗路径、辉煌荣耀,把荆楚的别样风采、动人故事写给一代又一代人看,说给一代又一代人听。
70年,我们始终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马学礼、朱伯儒、夏菊花、潘星兰、吴天祥、陈刚毅、刘芳艳、谭纪雄、沈因洛、张富清……这些名字如璀璨群星,闪耀楚天;襄樊棉纺厂的勤俭创业,杨小运超卖万斤粮,官桥八组的农村新貌……奋斗如歌,生活蝶变如画。“湖北日报”这四个字,标示着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也标示着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服务的对象。70年来,湖北日报深情记录着荆楚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力量,倾听着荆楚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捕捉着荆楚人民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代代湖北日报人在一块块版面、一篇篇文字、一个个影像中,注入的情怀、开展的互动,让我们这份报纸和阅读它的人们之间,不只是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是无言的约定,默契的陪伴,指向永远。
时间的脚步永远向前,事业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迎来新的出发。
我们驻足回望,不只是感怀历史,更是不忘来时路,继续向远方;我们致敬70年光荣历史,不只是回味过去的荣耀,更是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让奋斗从历史延伸到未来。
奋进新时代,更大的辉煌等待我们去书写。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国家正迈着坚实步伐,向着壮丽前程奋进。我们坚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今天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今天的湖北日报,舞台宽广、大有可为。
迈步新征程,更强的担当等待我们去展现。当前,湖北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真抓实干、务实重行,致力于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击鼓催征的号角,一声紧似一声,肩上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尤需我们激发同新时代相匹配、同新征程相呼应的担当,让手中的事业不断开新局、谱新篇。
应对新挑战,更大的作为等待我们去争取。互联网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涌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赓续老一辈新闻人的光荣传统,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的要求:“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寄予的期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70岁,风华正茂。
70年,又一场追梦旅程的开始。
让我们在永不褪色的记忆中,在不断升腾的激情中,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满怀信心,努力奔跑,在新的征途书写新的荣光。
年轮篇
峥嵘岁月牢记使命续荣光
他们是执着的开拓者,他们是有故事的报人。
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为湖北日报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湖北日报》70华诞之际,5位来自采编、印刷、管理、经营等岗位的老报人,讲述自己亲历的创刊故事,重温报人初心。
在磨炼中成长
讲述人:雷行(99岁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穿过时光,历经沧桑。《湖北日报》在风风雨雨的变迁与磨炼中成长、壮大,如今已年届七十。我为她祝福!
年5月16日,武汉解放。5月31日,湖北省委决定,成立湖北日报社和新华社湖北分社,人员以原《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工作人员为基础组成,两个单位由一个党组统一领导。同时,省委任命,陈冷同志为湖北日报社社长,我为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兼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分社的主要任务是向《湖北日报》供稿。从此,我和湖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6月6日,我们陆续从孝感花园镇进入武汉,开始了艰苦、紧张、繁忙的《湖北日报》创刊出版筹备工作。
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给我们的房子很少,不得不租房子办公、住宿。没有印报的机器,报社的同志东奔西走,费尽周折,安装好了印报设备。分社忙着与各地委联系建立支社,派出记者进行采访。因为全省大部分地区新解放,社会秩序不好,邮电交通困难,来稿很少,闹稿荒。为此,省委又从各方面给报社和分社,调配了一批干部。
在省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湖北日报》于7月1日创刊了!
当年,工作条件很差,但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任劳任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这种优良的风气,至今难以忘怀。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新华社实行全国统一,分社向总社发稿,不再担负向省报发稿任务。分社部分同志转到湖北日报工作,我不再兼任湖北日报的职务,离开了报社。
在之后的日子里,社会动荡不安,我又三进三出湖北日报。年间,党和国家调整了方针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报纸工作加强了业务建设,提高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培养壮大通讯员队伍,各级党委和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报社开展工作。
年,省委专门从大专院校调给报社21名大学毕业生。此后,又从省委党校等单位调来一批干部,报社领导力量也加强了,报纸宣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报纸工作也重焕生机。为克服干部青黄不接局面,湖北日报与省广播局合办新闻大专班。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湖北日报》以“增刊”名义创办《楚风》。由于它贴近群众生活,反映读者的思想和呼声,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年底,省委决定我到省委党校工作,这是我最后一次离开湖北日报社。如今,虽然离开报社多年,我仍是《湖北日报》的忠实读者。看到报社取得的巨大变化,令人赞佩。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越来越好,70周年《湖北日报》再创佳绩。
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述人:周传仁(89岁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时光飞驰,《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了,我表示衷心祝贺。
《湖北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知识,给我信心,给我力量,伴随着我一路栉风沐雨,共同成长。
创刊至今,我都在湖北日报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与《湖北日报》共同度过了70个春秋,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和感动。
70年前,我到湖北日报社工作时,还是一个刚入伍不久、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湖北日报》由解放区的《江汉日报》和《鄂豫报》合并而成,不少领导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老前辈,很多工作人员是革命战争烽火中从事新闻工作的老同志。我在这样一个党的宣传队伍战斗集体里锻炼成长,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帮助下学习从事新闻工作,受到了良好的新闻工作启蒙教育。
报社创刊之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
当时,湖北日报社仅有从国民党报社接收过来的两栋破旧房屋,一台小型半自动轮转印刷机。每天印的报纸,一个板车就能全部运走。
在江汉路上班,却要到中山大道和平路吃饭,再到永康里睡觉,每天早、中、晚三个地方跑,无论盛夏头顶烈日,还是寒冬脚踩冰雪,没有一个人叫苦,总是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来回于三点一线间。
年到年是包干制,集体伙食,8人桌,每月9元钱伙食费。每个每月只有4元零用钱。也许是大家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谁也没有考虑物质享受问题,大家吃的、穿的和零用钱都一样,没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都能团结互助、和睦相处,那亲密无间的气氛,简直就像一家人。
记得一次下乡采访赶火车,坐的是人畜混装的大车厢。但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大家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都是绝对服从,无条件完成工作。
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同时,希望新一代湖北日报人,不断学习,投入工作,发扬老传统。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
讲述人:冉中(93岁湖北日报社原总编辑助理)
往事是短暂的,记忆是永恒的。回首70年前,《湖北日报》创刊前后的情景,跃然脑海。
年6月30日,《湖北日报》创刊的前一天,敌机飞临武汉上空,慌慌张张投下几枚炸弹,仓皇逃遁。
当敌机空袭时,报社对面花楼街左侧,部队接待站的楼顶,战土们架起高射机枪对空狠狠地揍了几梭子。尽管全国解放在即,这个小小的插曲证明:《湖北日报》依然是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
6月30日晚上到7月1日清晨,沸腾的编辑部和印刷厂里,大家正为编辑出版《湖北日报》创刊号忙碌时,电台接收到新华社播发的毛泽东撰写的题为《二十八年》的电稿,这给忙碌的气氛中增添了欢乐、兴奋的色彩。
接着,电台又收到新华社发来的两则改稿电文,一则是把文章原题《二十八年》改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另则是把文中多处的“无产阶级”改为“工人阶级”。
当时,我作为报纸的“第一读者”,参与校对过这篇文章。同时,认为这两则改稿很重要,曾经和同志们热烈议论过,所以对此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筹办《湖北日报》过程中,用谁写的字作报头是个重要问题。当时,一位同志提议用鲁迅的手迹选拼报头,大家都很同意。不久,报社从武昌一单位借来一本鲁迅手迹的影印件,从中挑选出认为比较满意的“湖”“北”“日”“报”四个单字,确定作为《湖北日报》报头。6月下旬的一天,我曾亲眼看到社长陈冷、总编辑顾文华等几位同志,认真研究用挑选出的这四个字选拼报头的情景。
一个需要提及的问题是,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央和省市报纸采用“毛体”字作报头的情势下,《湖北日报》为什么一直没请毛主席亲笔为报纸写报头呢?
事实是这样的:趁毛主席多次来湖北视察的机会,湖北省委与报社领导,曾不止一次地请他老人家为《湖北日报》书写报头,都因毛主席非常尊重鲁迅先生的手迹未题写。
七十年春去秋来,七十年岁月如歌。祝福战火中诞生的《湖北日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上,再书新的辉煌!
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讲述人:宋庆华(83岁湖北日报社原副厅级调研员)
从蜗居江汉路到东湖之滨亩大院,从简陋的作坊到拥有86亿元资产,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老报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湖北日报》创刊之初,江汉路52号和中山大道号,是湖北日报社办公楼。说是办公楼,只是虚有钢筋水泥外表,里面只有十几张破旧的桌椅。
整个编辑部约三四十人,集中在江汉路52号办公,报纸排字、铸字、印刷等车间也都挤在这里,连社长、总编辑都没有单独的房间。报社行政管理、财务、后勤、医疗等部门在中山大道号办公。
我清晰记得,一大间房子里,桌子挨桌子,椅子背对背,几乎没有空间,同志们进出都得侧身而过,加上房子破旧,楼板已腐朽,同志们进出时踩得楼板吱吱作响。
特别是,一到夏天,整个办公室只有一把电扇,气温太高,同志们都在肩上搭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工作。那种场面,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湖北日报》创刊初期,资金少、底子薄,经营路子窄,管理经营不足,发展十分艰难。这个时期,报社经营主要以报纸发行、广告、印刷为主。同时,建章立制,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艰苦奋斗,管理增效,促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
年至年,湖北日报社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自行承担日常费用,报社利润上交省财政,基本建设由省财政拨款。
年,湖北省编制委员会就湖北日报社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作出规定:“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年,报社党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报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经营路子。
随着经营不断壮大,年报社成立计划财务处,加强财务管理。
此外,报社打破大锅饭,实行“分灶吃饭”,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性。年,报社利润首次突破千万元,达到万元。
年,我正式离休,在报社经营岗位上工作了47个年头。
如今,《湖北日报》从一张薄薄的新闻纸出发,不断裂变、蝶变,走向更加广阔的传媒产业蓝海。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讲述人:马元银(86岁湖北日报社原排字员)
年12月31日,是湖北日报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从这一天起,《湖北日报》的印刷,采用激光照排,彻底告别了41年的“铅与火”的历史,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飞跃。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使用铅字排版出版《湖北日报》,是很陌生的事情。然而,对于报社众多老一辈编辑、记者、排字师傅们来说,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难以忘怀。
年,《湖北日报》创刊,我在印刷厂当一名排字工人,有幸亲历了从铅排到照排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感受颇多。
铅字是由铸字工人用铸字机铸出来的。因字体、字号不同,报纸上用的铅字有几十种之多。铸字工人要昼夜开机生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烟熏火燎,其艰辛可想而知。
铅字铸出后,由排字工人按不同字体、字号,分装到不同的字架上,一个小方格内装若干相同的铅字,供排字时取用。由于字号大小不同,每个方格所装的字数也不尽相同。
作为排字工人,我们先将文字稿一字一字地从字架上拣下来,按照文章的顺序排成毛坯,然后打成小样交校对组进行初校。校对后,我们按校对稿改正错字,再打样给编辑加工修改。编辑加工后,我们再按编辑的改样进行修改。
我们站在铅字架前工作,手眼并用,上下左右挥臂,排标题字时还要东跑西颠,一干就是七八个个小时。一般每人一小时只能排两千来字,几十名排字工人排字不停,奋战不止,从夜晚排到第二天清晨。
排字工人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说辛苦是指劳动强度比较大,既要费脑力,更要费体力,一晚下来腰酸背痛腿软;说快乐是指当第二天看到报纸后,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那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年,我退休了,看到现代化的照排车间,羡慕极了。与当年的铅排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
作为老排字工人,没有享到这个福。但我能亲眼目睹这一切,感到很幸运。同时,为新一代印刷工人们,赶上好时代,感到幸运。
华章篇
奋力进取构建传播新格局
初夏,武昌东湖路号。
“湖北日报全媒体”七个大字,让一栋25层的大楼熠熠生辉。
这栋大楼,就是湖北日报的办公地点。
回望来路,参与报纸创刊的老报人清晰记得,70年前的那个初夏,大家在武汉租房办公,出报前日,敌机飞临武汉投下几枚炸弹。就在报社对面的楼顶上,我军战士架起了高射机枪。顾不上战火,大家忙活了一晚上,终于在年7月1日推出了《湖北日报》创刊号。
从这一天起,这张诞生于解放战争硝烟中的报纸,出版至今。
70载岁月悠悠,期报纸,个日夜,湖北日报始终与党同呼吸,与荆楚儿女共命运。
70载岁月悠悠,从每天一辆板车就能运走的油墨报纸,到日均受众覆盖多万人的全媒体矩阵,一代代党报人矢志不渝、薪火相传,为党立言、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如一。
探寻发展壮大之基
在党的领导关怀下茁壮成长
走进湖北日报一楼大厅,一面特殊的照片墙引人驻足。
墙面上,是湖北日报创刊以来每年7月1日的一版,这些版面一起拼接起新中国70年的求索与奋斗。
墙面中央的照片,习近平总书记正在仔细阅读《湖北日报》。这是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下榻东湖宾馆的一个场景。
年7月1日,湖北日报创刊号
湖北日报是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以湖北日报为旗舰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是湖北省最大的新闻信息平台和重要对外窗口。
历史在湖北日报上留下浓墨重彩,湖北日报在历史上印下深深足迹。
那年百废待兴,钢花飞溅——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钢、武重等诸多“国”字号重大项目布局湖北。年9月28日,《湖北日报》头版整版刊登《毛主席视察我省钢铁生产》图文报道。毛泽东同志在湖北视察工作,湖北日报均派记者随行采访。《湖北日报》是他在湖北期间必读的报纸之一。
那年改革开放,万象更新——
年7月,邓小平来到湖北,停留12天,视察武钢、二汽,看葛洲坝建设工地,重访八七会议会址。湖北日报记者随行报道,留下许多珍贵文字与图像。年1月,邓小平南巡。途中,邓小平阅读《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将这张照片刊发在一版头条,彰显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决心。
珍藏史料,呵护初心。在湖北日报社史馆,党和国家领导人、省主要领导阅读《湖北日报》,对《湖北日报》的批示指示等照片、信函等,总共超过60件。
70年风雨与共,湖北日报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迈步求新求变之路
从一张报纸到一个传媒集团
历史里,总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来到湖北日报附楼二楼资料室,我们从老报人的回忆录中,拉长时光的镜头。
老社长雷行《不解之缘》一文中写道:创刊之初,没有印报的机器,报社的同志东奔西走,费尽周折安装好了印报设备……来稿少,闹稿荒,省委从各方面给报社调配了一批干部。
老报人杜兆文《在相伴“铅与火”的岁月里》记录:报社开始是活字印刷……最初每小时只能拣六七百个字……通过学习,我们每小时能拣0多字了。后来,报纸发行量增加,活字印刷无法跟上发展需要,搞了一台小轮转机……
徜徉时间的长河,湖北日报的采编、印刷设备,早已历经数次更迭,湖北日报已从办报、办刊,只出纸媒产品,到生产短视频、推出直播等全媒体产品。
年,湖北日报印刷厂排字生产情景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传播格局在变。不变的是湖北日报求新求变的创新基因,是在党言党、为党立言的历史使命,是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党报精神。
从单页二版,到最高日出百余版,从黑白印刷,到全彩亮相,湖北日报历经数次改版扩版——
年,湖北日报版面增至12版并实行彩色印刷;年,湖北日报每周总版数由80个版增至96个版;年,湖北日报启动渐进式改版,重新梳理版面逻辑结构,形成“要闻+时政、要闻+特殊时政、要闻+时事+评论+地方分类新闻+专副刊”的版面结构。
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班子认为,党委机关报依然是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立体多样、优势互补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拼图。我们比报业的黄金时期更加用心、更加精心办好核心报纸,努力扩大湖北日报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
目前,湖北日报平均期发数多年来始终保持在40多万份,在全国省报中位居前列;出版版面数量连年增加,年比上年增加个版,版面数在全国省报中居前列。
从一张党报,到枝繁叶茂的媒体集群,从单一报纸,到报、端、网、微立体多样的全媒体,湖北日报一路奔跑——
年,湖北日报创办第一份子报湖北农民报,此后,第一份内参《每日情况》、第一份晚报风格的报纸《江汉早报》、第一个单独发行的增刊《楚风》、第一份新闻理论刊物《新闻前哨》……湖北日报的“大家庭”热闹非凡。
年元旦,一份叫《楚天都市报》的报纸,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宗旨,出现在大小报摊之上。这是湖北日报社创办的第一份都市类报纸,它经常出“爆款”新闻,有时一上报摊就被抢售一空。3年后,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份大关;同年,湖北日报创办《特别
21世纪,知识的世纪。面对“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怪象,年2月23日湖北日报刊发《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张廷璧教授成荆楚科学家首富》一文,引发“张廷璧现象”讨论,让“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更加深入人心。
70年来,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旗帜鲜明支持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从赞扬洋厂长格里希,到抨击科研经费“无奈沉睡”怪象,湖北日报一直站在时代前沿,为改革鼓劲,为开放呐喊。
记世间风云
“莫迪来了!”年4月27日零时13分,印度总理莫迪乘专机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将与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一篇由湖北日报发出的图文稿件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
70载风雨兼程,湖北日报见证时代风云,记录历史大事。从湖北这扇窗口,一路记载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
我们记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解放之初,广大农民热切盼望土地改革,实现“土地回老家”。然而,面对这千年之变,贫雇农虽热情高涨却仍心存疑虑。
《土地应该回老家》《我家是么样穷的》《本省广大农民热烈盼望土地改革》等报道,推动土改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成为当时历史的生动记录。
我们记录了一代伟人畅游长江的英姿。年9月,年逾花甲的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摄影记者张其军拍下了毛泽东搏击风浪的瞬间,成为传颂至今的经典。
年10月,武汉百万群众游行,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英明决定
我们记录了粉碎“四人帮”的激动时刻。年,“四人帮”被粉碎,湖北日报两年刊发相关报道多条,全方位揭批“四人帮”及其湖北“黑干将”。
我们记录了“98大洪水”的生死考验。两个多月里,记者们顾不上吃饭、睡觉,甚至人身安全,有时连续几十个小时在危机现场采访。《巍巍大堤锁洪魔》《惊心动魄六昼夜》《8月8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至今读来如场景再现、动人心魄。
我们记录了“非典”的严峻岁月。年春,SARS肆虐全球,疫情如火。摄影记者陈勇,只身进入武汉大学P3动物实验室22天,拍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的全过程,被誉为勇敢的“新闻战士”。
我们记录了众志成城抗击灾害。年1月,《大雪,另一种“试金石”》《鏖战在冰塔之巅》等报道有力报道了全省上下抗击冰雪灾害;5月,10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汶川地震抗灾第一线,呈现出《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救援大军中的“湖北队”》等精彩报道。
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游轮在长江监利水域翻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发生的最重大灾难。湖北日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展现党和政府对生命的敬重。
今天的报纸,明天的历史。七十年波澜壮阔,湖北日报与时代同行,不间断地记录,以初心和使命书写历史篇章。
抒人民伟力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从年毛泽东乘船视察长江、研究三峡工程起,三代湖北日报人不间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