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次购买,10次被坑,4种假到不能再假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https://m.39.net/pf/bdfyy/zqbdf/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圈内,有不少“一眼假”的茶。

只要稍有经验,就能看出猫腻。

在内行人眼里,这些茶有一个算一个,看起来统统像是笑话。

错漏百出,笑料满满。

那些假得彻头彻尾的茶,堪比恒河沙数,不尽其数。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求鉴茶。

问,这盒百年宫廷熟茶,是真是假?

看到宫廷茶等字样,或许会有人疑惑,难不成这是以前专供皇室的茶?

其实不是,这不过是普洱熟茶里的分类罢了。

但百年熟茶一说,年份标注必然有假。

因为,普洱开始做熟茶的历史,满打满算也不过几十年。

而这盒所谓的百年老茶,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颇为值得玩味。

和百年熟茶类似,下面这些脱离常识的茶,堪称茶圈4不买,毫无半点可信度。

假金骏眉

《2》

一、黄芽金骏眉。

对刚接触茶叶的新手而言,心里估计会很疑惑。

金骏眉的名字里,不是带有一个“金”字吗,怎么不能买黄芽的?

看了看价格,黄芽金骏眉的价格大多不贵,这些价格便宜的茶,就算买了也不会太吃亏吧?

黄芽金骏眉到底是产区问题,还是工艺问题,凭什么不值得买?

将问题逐一梳理下来。当务之急是先弄明白,金骏眉的标准外形是什么?

参考金骏眉的行业标准规范,里面清晰直白地标注着如下内容:

“条索上,紧秀重实、锋苗秀挺、略显金毫。”

“色泽上,金、黄、黑相间,色润。”

太黑的金骏眉也是问题多多

从经验看,金骏眉作为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正宗的桐木金骏眉仅是“略显金毫”,芽头整体以黑色为主,七分黑,三分黄。

而芽头全黄的金骏眉,在造假仿冒方面连门面功夫都没做全,没有可信度。

至于说,黄芽金骏眉的价格不贵,买入手也不吃亏。

持这样的买茶心态,容易踩坑交学费。

买一款茶,出发点肯定是为了追求香气好、滋味好、韵致佳。

只因为价格便宜就将其买入手,结果发现它的茶味表现一点也不理想,试喝后不想再泡下一次,只能放到过期变味。

算下来,这反而更不划算!

和桐木金骏眉相比,黄芽金骏眉不仅产区不正宗,连树种也与桐木菜茶相差甚远。

不夸张地说,这类茶压根和“金骏眉”没有半毛钱关系。

(金骏眉的汤色以橙黄明亮为佳,过于红浓,说明发酵过头)

丝毫没有金骏眉那股子清雅独到的茶香(花香、果香、蜜香交织),更别提茶味鲜醇饱满,回味持久。

当你心慕金骏眉,买入手的却是这样的冒牌货。就算喝茶十年,未必能弄明白真正的金骏眉是何种风味!

最后从大方向看,凡是扁平状的绿茶,必称自己是龙井;凡是以芽头做成的红茶,就随意标上金骏眉的名义。

这些茶界盗版会影响正品的美誉,不利全局。

从经营角度看,这些黄芽金骏眉,名不正,言不顺。

与其攀附在“金骏眉”的身后,进行登不上台面的假冒。

不如自立门户,显得更堂正可信。

从买茶方面看,茶友们在买茶时千万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样做,踩坑风险实在太大!

做旧老白茶

《3》

二、全黑老白茶。

白茶圈内,做旧茶是人人喊打的存在。

之前,给一位邻省茶友鉴茶。

茶友在私信里发来图片问,这款年的高山寿眉茶,闻着有股闷味,是怎么回事?

点开图片一看,做旧痕迹太明显了。

叶片黑褐不说,茶梗的颜色已经逼近炭黑。

这怎可能是自然陈化的结果,分明就是人为做旧造假所致。

茶友听完,很是郁闷。

“散茶也会做旧吗,他在网上买茶时,为了避开那些一撬里面全是黑乎乎的做旧茶,这次特意买的散装茶……”

有一说一,对白茶而言,做旧从来不局限在饼茶领域,散茶也有可能做旧。

真实年份的白露茶

论做旧的本质,它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做旧造假,使得茶叶外观看上去满目沧桑后,再虚标年份,冒充成存放多年的老白茶,谋取暴利。

简单来理解,做旧茶就像专门化了老年妆的白茶,处处都会有不自然的痕迹。

颜色单调,色泽暗沉。

单看茶叶整体颜色,找不出一丝绿。

要知道,茶叶在最早刚采下时,颜色是绿的。

按白茶的特有方式进行加工,经过萎凋、干燥等基础步骤制茶散茶后,白茶外形看上去就像脱水蔬菜。

除了脱掉大部分水汽外,外形颜色丝毫未变。

后期在避光、密封、干燥、阴凉规范仓储下,白茶叶片颜色只会从簇新亮丽的绿,转变成暗沉的墨绿、仓绿、暗绿等。

基础色系不变,不会由绿转成黑色、褐色、咖啡色。只不过,色彩的饱和度和明亮度发生了变化。

反观那些通体发黑的老白茶,不论散茶和饼茶,统统不值得买!

正岩大红袍《桂堂秋》

《4》

三、焦糊味大红袍。

不少新茶友在第一次喝大红袍时,观感印象不佳。

觉得大红袍的味道很奇怪,有些像叶片被烤糊的味道。闻起来,感受不到其它的茶香,只有浓浓的焦糊味!

其实,这是一场误会。

只有焦糊味的大红袍,品质差劲之极,不值得入手。

大红袍在加工时,有经历过高温焙火。

焙火之后,在茶香方面,大红袍能拥有独特的火功香。

这些火功香,本质是植物蛋白在高温烘焙下,转化出来的动人香气。包括有焦糖香、烤瓜子香、烤爆米花香、烤海苔香等。

但这并不代表,经过焙火的大红袍闻起来焦糊味浓重,可以被原谅。

正岩大红袍《桂堂秋》

恰恰相反,焦糊味的出现说明这款茶被焙焦了,属于严重的工艺败笔。

以吃牛排为例,西餐里的牛排有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等分类。

而大红袍的焙火有分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之别。

焦糊味重的大红袍,就好比烤焦的肉,早已经脱离正常火功范围,不建议继续泡来喝。

优质的大红袍,茶香是精彩动人的。

香气以花香、果香、焦糖香为主,闻起来馥郁怡人。

泡来喝,更是茶味醇厚,滋味饱满,回甘持久。

从始至终,不会出现呛人的焦糊味!

牛栏坑肉桂

《5》

四、批发市场里的名茶。

茶圈里,有不少知名度高的好茶。

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红茶,前文提到的“金骏眉”就属于高端茶代表,真正的桐木金骏眉,市场价可不便宜,每斤接近万元。

乌龙茶,近些年赫赫有名的牛栏坑肉桂,值得一提。

普洱,老班章、冰岛、易武等名山头的茶,不少茶客都有耳闻……

然而,当你想要买这些名气高、人气旺、家喻户晓的名茶时,不建议从批发渠道入手。

牛栏坑肉桂

因为那些批发市场内便宜出售的9.9元包邮金骏眉、牛栏坑肉桂、老班章等,堪称是公然造假。

以这样的低价,绝对买不到正品。

曾记得,身边有位朋友提过,他去看望自己的老领导。

结果临出门前,对方还转送给他两盒茶。

定睛一看,不得了,这份礼实在太大——牛栏坑肉桂!

估摸着,这整整两大盒茶加起来,少说也有一斤。

但领导大手一挥,让朋友安心收下,因为,以牛肉的身价,在日常人情往来时,不可能被人成斤拿去送礼。

牛栏坑肉桂

想来也是,牛栏坑在武夷山正岩三坑两涧核心产区里,仅是一条不宽不窄的坑。

沿着主路走完全程,手机步数增加的不过是三千多步。

一年能产出的“牛肉”不过斤左右,数量极为有限。

这类茶圈声名远扬的名优好茶,属于资源有限品,一早就被人预定不少,剩余在市场内流通的数量不多。

即便有,也远不可能流入批发市场内。

从市场规律看,将高端好茶便宜批发售出,不符合定价规律。

这种过分便宜的知名茶,没有半点真实度可言。

若是慕名前来,觉得花一个便宜价格就能喝到名茶,只会一踩一个坑。

牛栏坑肉桂

《6》

年初时,到朋友的公司做客。

她刚新搬了一个工作室,邀我们过去喝茶。

去的时候她还在整理,让我们坐下来先泡茶。

没想到,刚坐下来就在长桌边上,发现两饼包装完整的老茶。

没有密封袋,只包了一层饼纸裸放着,外层有着明晃晃的“老白茶”三字。

茶饼这样放,那就太糟蹋好茶了,会受潮的。

于是,赶紧叫停朋友,让她先收起来。

牛栏坑肉桂

但按照朋友的说法,这茶不用留,是前任租客搬家后留下来的。

一开始还想,什么人这么大方,搬家时连老茶都舍得扔。

后来拆开后一看,又是典型的黑乎乎做旧茶。

心下自然明了,这两饼茶做旧痕迹这么明显,难怪会被人弃若敝履。

从中也刚好证明,在买茶时,千万别迷恋外在的噱头。

年份老、名气大、价格便宜等,不是“值得买”的理由。

品质好,香气滋味表现出色,才是关键。

纵使有再多的噱头,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半点实际可言!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