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英山县是武汉城市经济圈成员单位,“两型社会”建设给英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英山实际,认真分析英山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从有利于接受辐射和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意义,并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丰厚的人文优势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四全方面论述了英山参与武汉城市经济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说明了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给英山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英山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同时,本文立足英山本地资源,立足为武汉等大中城市提供产品服务,从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茧丝绸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基地、医药化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配套协作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六大基地”入手,明确地提出了英山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思路和定位。此外,本文认真思考了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对策措施,论述了在更新观念、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产业支柱、推进联通联网、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和发展现代物流业上等方面与武汉城市经济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接举措,在发展中融入,在融入中发展,与大武汉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共进。
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促进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对武汉周边县市的发展,必将带来新的难得机遇。英山与武汉地域相近,人文相通,合作交往源远流长。纳入武汉城市圈后,英山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依托武汉,接受辐射,主动融入,协作发展”的思路,选准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积极构建产业关联、企业协作、市场贯通、资源共享、政策相融的一体化分工协作体系,服务大武汉,实现大发展,使英山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方面有新的作为。
一、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城市圈战略的目的是推动区域内各成员的深度整合,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集老区、库区、山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县,积极融入武汉经济圈给英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有利于接受辐射和产业转移。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城市,随着它自身的发展和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其产业升级和转移是必然趋势。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将使英山与武汉联系更加紧密,这有利于接受武汉更多的辐射,有利于接纳武汉产业升级过程中产品和产业的转移。
(二)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英山地处山区,外向型经济比重小。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将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招商引资,开展联合协作,进一步提高英山对外开放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有利于在武汉城市圈内科学实施产业、行业分工,减少结构雷同和盲目竞争,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圈内产业聚集和资源配置效率。
(四)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圈建设要求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各成员按经济规律办事。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有利于承接新的发展理念,改革旧的体制,打破条条框框限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不仅有内在的现实需要,而且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国道贯穿全境,英浠公路与宜(昌)黄(梅)高速公路连接,距京九铁路浠水站6O公里、长江码头7O公里、武汉天河机场1OO公里,尤其是随着武(汉)合(合肥)高速公路的动工兴建,英山“封闭”的状况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介时,英山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将凸现出来。
二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农业上,茶桑栗药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与安徽的“黄芽”、“圻门”,被誉为“淮南三茗”,并作为贡品送往长安。现在,全县茶叶面积17.1万亩,年产干茶1.86万吨,茶叶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进入全国四强。工业上已形成五金工具、丝绸服装、真丝床上制品、家俱制造、山野菜生产、中成药加工等工业体系。茶岗岩、大理石等石材以及地热温泉资源丰富。
三是丰厚的人文优势。英山地处江淮,控引鄂皖,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文化底蕴丰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就诞生在这里。
四是良好的生态优势。境内奇峰峻秀,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华中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年被湖北省旅游局确定为大别山生态旅游县。已建成南武当山名胜风景区、温泉地热休闲度假区、桃花冲生态旅游区等景点。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英山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思路和定位
根据英山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特点以及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形势。我们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为主、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建设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外向化进程,形成与武汉城市圈市场相通、体制相融、交通共连、人才对流、产业对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整体提升英山经济综合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加快小康英山建设进程。按照这一思路,立足本地资源,立足为武汉等大中城市提供产品服务,打优势牌,走特色路,着力建设“六大基地”,形成在圈内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格局。
(一)建设以茶叶、山野菜、板栗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围绕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大力推进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茶叶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两大品牌,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县有机茶园、生态茶园达到10万亩;坚持以营养、保健为方向,加快食用菌、山野菜、板栗、粉丝等绿色食品开发,满足武汉城市圈市民的需要。
(二)建设以真丝保健制品为主的茧丝绸生产基地。积极培植一批蚕桑重点乡镇、重点村,使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扩大真丝被、保健药枕、各类丝绸服装生产,开发真丝保健产品和服装新品种,争创全国品牌1—2个。从而把英山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真丝制品、丝绸服装等专业生产基地。
(三)建设以优质畜牧水产品为主的生态养殖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草场资源和洁净的水源,坚持走生态养殖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畜禽、绿色水产,把英山建设成为大武汉的优质畜禽和水产品的供应地。
(四)建设以中药材为主的医药化工基地。依托丰富的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低的中药材资源,积极加强与武汉中药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的协作联系,大力发展以茯苓、天麻、桔梗为重点的道地中药材,把英山建设成为武汉医药企业的GAP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初级加工基地。
(五)建设以大别山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休闲基地。围绕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抓住实施大别山生态旅游项目的机遇,依托名山(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利用名泉(地热温泉、巧借名人(毕升),开发名产(茶叶、丝绸、板栗、山野菜等),加快建设南武当山名胜风景区、桃花冲生态旅游区、温泉地热休闲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开发假日游、夏令营游、休闲避暑游、民俗风情游、洞穴漂流游、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着力构建“登主峰、游河谷、漂涧溪、浴温泉、品香茗、听民歌”的旅游格局,使英山真正成为“鄂东旅游业的支撑点,大武汉的后花园”。
(六)建设以配套协作为主的制造业基地。积极引导英山有优势的企业主动向武汉城市圈拓展,寻求伙伴,寻找靠山,借梯上楼,借船出海,进入武汉城市圈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的分工协作网络,与他们结成紧密型的联系,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五金工具、风机、船舶配件、阀门等产品,形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大企业配套的制造业。
三、英山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对策措施
抓住武汉城市经济圈加快建设的机遇,立足英山实际,全县人民认真落实“特色立县、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民营活县”四大战略举措,发展英山,接轨武汉,在发展中融入,在融入中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共进。
(一)解放思想,在更新观念上与武汉城市圈对接。
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圈。必须克服传统观念的制约,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大力推进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英山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与武汉城市圈其他成员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从总体上看,根子是差在思想解放不够上。因此,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快英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着要环节和第一关。一是打破狭隘的区域利益观。利用英山与“两省七县”相邻和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区位优势,按经济板块、经济区划来发展县域经济,联合武汉城市圈的有关县市共打“大别山”牌、“老区”牌,实现市场共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经济、旅游、市场大循环。二是打破封闭的保守观。武汉城市圈不是孤岛经济,而是全省经济的“龙头”。为此,必须把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当作建设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加快小康英山建设步伐的战略性举措,树立英山以外都是“外”的开放观,进一步冲破内与外的束缚,加强横向联系和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形成“五湖四海兴英山,四面八方帮英山”的扩张意识。三是要打破陈旧的求稳怕乱观。走出怕担风险、怕踩“红线”,怕“肥水外流”等观念误区,以资源换项目,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环境“补”区位,大胆出击,勇于“请进来、走出去”,主动对接武汉大市场,主动寻找武汉大老板,主动挂靠武汉大企业,吸引武汉经济圈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向英山流动。四是打破传统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重经济与社会、生态与经济和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与武汉城市圈对接。
武汉既是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又是长江流域的四大区城中心之一,战略地位十分显要,越来越受到海外财团、跨国公司青睐。一批世界强企业、海外知名金融机构进入武汉,给武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武汉的开放和发展为城市圈各成员提供了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为此,我们将充分利用武汉的窗口效应和桥头堡作用,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是立足资源抓招商。我县以茶叶、蚕桑、药材、板栗、山野菜、食用菌为主的农产品资源、竹木资源、石材资源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我们坚持打资源牌、招科技企业,先后引进了金地药业、珠茶加工等一批投资过0万元的科技型、资源型项目,特别是在引进武汉大中型企业来我县投资开发上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根据我县丰富道地药材资源,投资万元在我县建设大别山中药材科技产业基地。该项目主要包括兴建一个饮片加工厂,建成茯苓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2万亩。目前,武汉健民药业集团已在温泉工业园征地亩,并注册办理了公司手续,种植基地选址初步确定。在融入武汉经济圈的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民营老板、外资企业的联系,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来我县投资开发,建设基地、创办实业。二是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与武汉的沟通和协商,积极参与项目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形成统一对外、整体联动的新机制。同时,抓住“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武汉市产业转换升级的机遇,采取专班招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引进客商来英山投资企业,重点抓好统一集团纯净水开发和珠茶开发等项目。三是优化投资环境。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整治“三乱”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全程跟踪服务制度,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投资环境,确保客商引得进,留得住,能发财。四是扩大对外贸易。抓住国家放开进出口自营权的机遇,依托武汉大市场,培植一批民营、集体、私营出口企业,充分发掘产品的出口潜力,加强出口产品创汇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真丝服装为主的丝绸纺织产品、以活络扳手为主的五金机电产品、以茶叶为主的土特产品、以花岗岩为主的石材及制品、以链条为主的轻工产品、以茯苓为主的医药化工产品、以粉丝和薇菜为主的粮油食品出口,努力培植一批拳头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五是扩大工程和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湖北长安建筑公司在武汉承包工程时间较长、资质等级较高、质量信誉好的优势,加强与武汉有关方面联系,组织建筑工程输出,搞好有关税收协调。依托英山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组织劳务向武汉输出、发展打工经济。
(三)突出特色,在打造产业支柱上与武汉城市圈对接。
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梯度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真正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群。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消费型、配套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重点发展中医药、绿色食品、机械配件、丝绸纺织、农业副产品加工等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把茶叶、粉丝、山野菜、蚕丝床上制品、五金工具、无缄玻纤布等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现有工业企业民营化改革改制步伐,抓好温泉工业园区建设,主动争取武汉辐射,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技术、资本输出,积极争取武汉产业向英山延伸,当好“二传手”。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武汉农副产品需求量大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英山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特色农业规模较大的优越条件,坚持走“一元为主,多元开发”之路,大力发展茶、桑、栗、药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屏峰——河南畈生态茶叶带、北部山区中药材GAP种植产业带、中部地区蚕桑、板栗产业带、南部畜禽和水产品产业带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把英山建设成为为大武汉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用临近武汉的地缘优势,加快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在抓好南武当名胜风景区、桃花冲生态旅游区、温泉地热休闲度假区三大景区景点的同时,着力抓好张咀水库、占河水库等新的景区景点开发,努力把它们建设成为集防洪抗旱、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人工湖”。进一步加强与环大别山主峰周边县市的联系,搞好联合开发、联合促销,加快旅游经济发展,使英山成为武汉市民避暑休闲的胜地。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联通联网上与武汉城市圈对接。
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尽快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主攻交通、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电信等事业,推进我县基础设施与武汉城市圈内基础设施整体互动、联通联网。一是加快交通建设。按照“抓骨架,建网络,上等级,出效益”的思路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普及提高、注重效益”的原则,以武英高速公路为依托,全面提升英山区位条件;着力推进“三纵”(白小线、中南线、南红线)、“两横”(国道、大别山腹地公路)”主干线公路等级化建设,加快通村油路建设,形成贯通大别山,连接大京九,边际沟通,城乡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使英山人民直接参与大武汉城市圈建设,并分享其成果,真正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资源共享。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建设山水园林城、武汉“卫星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温泉城区总体发展规划及排水、管网、三线、绿化、道路、小区等专项规划,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使温泉城区实现美化、亮化、绿色目标。加快杨柳、石镇两个省际口子镇和雷店等5个建制镇的建设步伐,狠抓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依托武汉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华中信息中心等有利条件,加强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信息产业的基础建设,为建设“数字英山”,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创造条件。重点是加快“五网”建设:建设高质量、高速的出口带网;建设出口M宽带网;建设SDH农话传输网;建设全县城光城域网;建设高速的DDN网和分组交换网,使我县的用户零距离共享武汉资源、信息,缩小与武汉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五)加强横向联合,在促进区域经济协作上对接。
按照“区域合作、科技支撑、资源共享、体制创新”的思路,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横向联合,建立长期的、紧密的区域经济协作关系。一是成立合作组织。双方共同组建区域经济合作常设办事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联络部门、联络人,具体负责区域经济合作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办、规划、接待、联络、服务等工作。二是加强人才交流和培养。加强双方政府、企业、社会、民间的人才交流与培养等工作,开展双方政府间干部队伍互相挂职锻炼活动,为英山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开展双方企业家经验交流学习活动,提升英山企业家整体素质。依托英山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结合东湖高技术开发区劳动力需求,建立英山技能工人培训基地。以英山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为基础,实行定向定点培养,为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输送技能工人。三是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武汉东湖高技术开发区的项目、资金、技术优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园为载体,以英山温泉科技工业园1亩土地为基础条件,双方共同创设武汉东湖高技术开发区英山新型工业化科技示范园,推进英山新型工业化进程。四是依托武汉东湖高技术开发区科技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大专院校开展院地、院企合作,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平台。聘请专家学者,组建英山科技经济发展专家咨询智囊团。五是加强资源开发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英山丰富的茶叶、中药材、蚕桑、旅游、地热等资源,加强双方合作,开辟双方企业的合作途径,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六)依托武汉市场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与武汉城市圈对接。
抓住武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机遇,在市场规划建设和完善等方面加快与武汉接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树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观念,依托武汉中心城市要素市场发育完善的优势,加快英山技术、资本、产权、劳动等要素市场建设,主动为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做强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鄂东茶叶市场,新建陶河省际边贸市场,开辟大中城市窗口市场,培育一批沿路、沿边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农副产品流通新体系,促进农副产品通过武汉城市圈实现货畅其流,深购远销。三是配合武汉物流中心的发展,在英武高速公路沿线建立一至二个仓储中心,在温泉城区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四是实现商业联网。引进武汉大中型商业企业和投资客商到英山开办仓储、连锁、超市,增强武汉辐射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英山商业水平。
县城一角(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