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实践丨武汉崛起中的国际商贸新都

对症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从小商品到大市场华中商业重镇的40年蜕变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魏昊星■陈亚曦黄妮娜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15世纪中叶长江中游汉水改道,居民伴水而居,一条百年街市也因水而兴,商贾纷至,这就是汉正街,意为汉口之正街。

回望武汉历史,汉口在明清时期就因区位优越而居四大名镇之首,凭借“盐、茶、米、木、布、药”六行商品的售卖闻名于世。年,汉口成为了中国首批开埠通商口岸,全国大量农副产品在此汇集转运,诸多汉产商品也从此入世盛名远播。

在年举办的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汉口茶成为我国最早登上世博会的展品,汉口也因盛销茶叶被誉为“东方茶港”…… 

敢为天下先争做第一街

货到汉口活。任世事更迭,汉正街凭借交通地理优势和完善的商品交易体系,始终位于中国商业发展的前沿。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城乡居民对日用小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商品流通领域统购统销,各地出现凭票排队购物却仍然缺货的现象。

此时,汉正街率先站了出来。改革开放之初的年,全国工商界提出“要更好地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和方便群众”。同年,汉正街便实行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改革,建立起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位待业青年经工商登记成为了全国首批个体经营者,打破了国有和集体企业对商业的垄断。

“买小商品,去汉正街”随着群众口口相传,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早期的地摊集市成为了江城百姓眼中的“明珠”。年5月,国务院正式确定在武汉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武汉市则冲破旧体制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实施“两通(交通和流通)突破、放开搞活”战略。汉正街商户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长途贩运经营,突破商品流通的区域壁垒。

随后,武汉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建立技术市场,第一个放开蔬菜价格,第一个聘请外籍厂长,第一个建立兼并市场……而汉正街则成为了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名副其实的探路者,铸造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天下第一街”。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保守的经济环境中率先杀出一条生路,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百年汉正街为武汉的商贸复兴提供了动力与活力。

汪玉霞酥饼店、曹祥泰杂货店、马应龙药店……在米的汉正街上,百年老字号的招牌被一次次擦亮,至今仍有许多店铺续写着商业传奇。年,汉正街市场个体工商户仅有户,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飙升到了1.3万户。

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实体门店颓势初显,汉正街也不例外。年,在汉正街做纽扣生意的黄丽娟开起了淘宝店,成为首批“触电”商户。随后,她用3年时间在“壹钮扣”平台搭建起纽扣电商行业标准,并整合花边、拉链、织带、饰品等17大服装辅料品类的行业标准。如今,“壹钮扣”聚集起国内多个辅料批发商,多个服装厂,年交易额超0万元,成为了服装辅料第一交易平台。

“壹钮扣”掀起了汉正街电子商务的应用浪潮,汉正街品牌服饰广场、既济电力内衣商城、老三镇服装城等多家服装市场纷纷拓展网络销售渠道;龙腾第一大道也以“汉派网批”整体亮相,打造网上汉派男装品牌。建立网上销售渠道的汉正街商户已达多家。

以服装贸易为纽带,如今的汉正街正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打造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建设中国服装名城。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汉正街,为服装产业加油鼓劲,鼓励汉正街通过线上线下一体销售,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和群众需要。

硚口区委书记景新华认为,汉正街在多年的自发成长中汇聚了武汉的三大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善抓机遇的商业精神。凭借这三大精神,继往开来的汉正街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里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擦亮了汉正街“天下第一街”的金字招牌。 

汉正街基因“汉口北”延续

脚踩电动平衡车,手里拿着iPad,80后“潮男”刘鑫在他的鑫鑫童品店内来回清点货品。明亮的灯光,宽敞的厅堂,店内儿童服饰一应俱全:上衣、短裤、连衣裙、背带裤、书包、文具……尽管已经租下了好几个店面,仍有一些商品需要靠小桌台来摆放。

“比我们在汉正街那会儿强多了!”刘鑫说。“之前在汉正街40平方米的门面,每年租金60万元,货架上根本挂不了几个新款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位于市中心交通要道的汉正街开始变得拥挤不堪,后来政府对汉正街实施交通管制,物流车辆限行,我们收发货变得非常困难。”年7月8日,刘鑫把店铺从汉正街搬到了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汉口北市场)。

年,一场火灾事故烧尽了汉正街最后的“拥挤时光”,武汉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对汉正街消防不达标的专业市场进行关停并转,97家专业市场关闭了43家。

在武汉人眼中,汉正街的生存形势变得微妙起来,谁来延续武汉商贸市场的辉煌?年底,卓尔集团向武汉市黄陂区政府提出在汉口的北部兴建一个大型现代化批发中心,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汉口北”。

“汉口北”虽位于由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北铁路编组站、长江新港所构成的“物流金三角”地带,可7年卓尔集团决定开发汉口北时,这里还只是一片乱泥岗,没有任何开办大型市场的基础。卓尔集团看准沿海产业开始向内陆转移的大趋势,结合武汉市内传统商贸市场遇到的物流困境,下定决心在此重振大武汉商贸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9年第一个专业商品市场开业以来,汉口北市场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众多企业和商户,形成了涵盖鞋业皮具、品牌服装、酒店用品、小商品、床上用品、汽车二手车、五金机电等30个大型专业市场的超大市场集群。

在卓尔集团冒着“倾家荡产”风险投资汉口北后的第4年——年3月15日,武汉市发布《关于汉正街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的通告》,明确将汉口北列为搬迁主要目的地,汉正街整体搬迁工程全面启动,大批汉正街商户向汉口北“战略转移”。 

直击旧痛点锻造新商贸

刘鑫的母亲汤桂香原是江岸区百货公司职工,年她决定离开国营公司,去汉正街开自己的童装店。“那个时候大家就坐在自己店里,有客人来了就吆喝两声,这是典型的‘坐商’生意,销售难有大突破。”从小就跟随母亲做生意,刘鑫对汉正街的传统商业模式有着深刻的体会。

来到汉口北市场后,母子间产生了开店以来的最大分歧。汤桂香打算延用在汉正街近30年积累下的老客户资源继续“坐商”经营,而刘鑫则希望利用汉口北的空间优势尽快拓宽商品品类,主动出击拓展新客户,转型为“行商”。

最终,汤桂香拗不过儿子,刘鑫开始频繁出差,去各地拓展客户。没过多久,销售量30%的增长证明了刘鑫的选择,通过他的走访与推销,来自北京、郑州、合肥、蚌埠等地的批发商成为了他们的新客户,原先的老客户也逐渐从电话簿“蹦”到了   

主编丨毛晶慧编辑丨曹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