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历史及发展
史料记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种植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源头兴起之地。
早在多年前的远古时代,中国的土地上就已经开始有栽培和运用茶树。但是,当时的人们对这样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植物认识不深。虽然茶树的源头出现很早,但是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之后,茶才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对茶的认识和使用的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散开来,又隔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之后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的。植物学家根据史料研究考证,茶树在地球上大约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了,因此茶树起源至少已有一百万年。茶树的起源地,却一直争论不休。
随着考古学者探寻的不断深入及相关史料佐证的不断出现,事实和真相终于得到验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在中国的云贵高原一带,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山区,也就是战国时期的巴蜀国所辖境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一开头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由此看出,茶树是中国南方的树木,因此中国的茶业,最早也是在南方地区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和各种传播途径,其后向东部逐渐传播开来,并由此向全国普及,甚至传播到世界各地。
唐代开始,由中原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到目前为止.我国有10个省(区)已经发现有古茶树分布,总共有多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野生强大茶树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在云南哀牢山,巴达山和调绝等地发现的:邦送的过渡型茶树,树龄也达多年;另外还有多年生长历史的栽培型茶树生长在云南南福山,这些都是生长历史久远的茶树,由此看出我国种植茶树的历史之悠久。
在我们国家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中也有记载:“武王既克股,以其条媒封于巴,群之以子,盐,铜、铁,丹,糠,茶,蜜皆纳黄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莓拔,园有芳草、香艺。“由此可知:古巴蜀国民众早在年前的周武王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了,周武主得到了他们作为地方持产所敬献的宝贵茶叶,而这也成为我国人工栽培茶树及把茶作为贡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另外,汉代的著作《神农本草经)里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述,这是史料有记载的茶叶最初作为药用的佐证。到了仅代,在巴蜀地区种茶饮茶已较普遍,有记载四川人王裹在他买卖家奴的文书《懂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词语。因此可知,早在汉朝时期茶叶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并进人了当时的主大夫及资族的日常生活,茶已成为蜜易流通的商品。
史料记载,公元前59年,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种茶人—甘露祖师吴理真,在四川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七株,后世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眼之四两,即地为仙”之说,而“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更是对蒙顶茶的盛赞。随着茶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茶已由世瑞地区传插到了湖北、湖南一带。《路史)引《衡州图经》中有记载:“茶陵(今湖南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表明汉时,茶已传插到了现在的潮南、训北一带。
到了三国时代,茶叶逐渐从湖南,湖北又传福到了江浙地区。茶乡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慕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能,据考证是权时用于储存茶叶的容器,青亮的肩部剑有一“举”字,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了它的功能特色。浙红糊州处在长江下群的太期。是名茶“阳酿茶”的产地。
古文献《方言》中就记有仅代有人到用溪(今江苏)实茶之事。以上种种都说明当时茶在长江中下游江浙地区的存在和发展,而茶叶的制作方面.据记载。古期巴(现湖北、四川)一带,到了三国时,人们已经能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将老叶和来膏搅和一起制成茶饼,煮饮时,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再搞成茶叶末,并混合葱、姜、橘子籽等,一起煮饮,是一种烹煮的形式,尽管此时人们的饮茶还停留在粗放的阶段,但已经开始了对茶叶的加工,这种饼茶的加工方法及兼饮方式,一直铅袭至康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