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泡茶
一般认为第一遍泡出的茶水比较好,随着冲泡的次数越多,茶水的营养、口味等就降低。其实,会喝茶的人一般都不喝“头泡茶”。
因为在采茶、制茶过程中不论手工还是机器操做,茶叶上都会留有汗渍、尘埃等污染物。采来的鲜茶叶不会经过洗涤才进入晒青、发酵和炒制阶段,也难免会携带细菌杂质。
因此,会喝茶的人们都会把第一次冲进去的开水(水温视茶叶品种)倒掉。这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清洗去污,二是去掉茶叶的阴湿之气。因为茶叶有很强的吸湿性、陈化性和吸收异味性,贮藏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吸收潮气,出现异味。通过洗茶可以去掉茶叶中的湿气、冷气。因此,头泡茶应倒掉不喝。
浓茶
熬夜的人往往喜欢泡一杯浓茶来解乏,但经常喝,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因为浓茶会使人对此产生依赖性(上瘾),更重要的是,咖啡因和茶碱的刺激作用会使人产生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不适的症状。过浓的茶会使人体兴奋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
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快,甚至心率不齐,造成病情反复。因此饮茶要注意茶量的控制,避免饮用浓度过高的茶。
过烫的茶
许多人爱喝很烫的茶,这种习惯不好。刚烧开的水泡茶,茶叶容易泡开,但不能马上就喝,刚开的水温度高达摄氏度,冲到茶杯里,水温至少也有80-90摄氏度,吹一吹,散散热也还会有70-80摄氏度。
这样高温的水喝下去,无疑会对嘴唇、口腔黏膜、咽喉、食道与胃黏膜产生一种烧灼的刺激,久之则往往会造成这些部位的黏膜充血、糜烂,甚至形成浅表溃疡。长期发展,就易患唇癌、食道癌及胃癌。因此,不要饮用过烫的茶。最好饮用18-45摄氏度之间的温茶,即使在冬天也不宜超过50摄氏度。
冷茶
浸泡时间久的冷茶至少有三大缺点:
一是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果胶质、糖类等多种成分因自动氧化而营养降低;
二是茶水长时间搁置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三是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的副作用。喝冷茶不仅不能清火化痰,反而会出现伤脾、伤胃、咳嗽、聚痰等情况。所以不要喝冷茶,尤其是风寒咳嗽者。
现炒茶
茶叶采收的季节,一些商店推出现炒茶吸引顾客的销售活动。有的顾客就等在锅子边买全新出炉的新茶。专家提醒,这种炒茶方式并不科学。
因为现场炒制是粗加工,炒出来的茶叶只是“毛茶”。一般经过手工炒制后,茶叶的含水量在9%-10%,这种茶叶不易储存,时间一长容易陈化变质,影响饮用,严重的还会霉变。
另外,现炒茶叶中还含有比较强的鞣酸、咖啡碱等成分,大量饮用后会出现心悸、全身发抖、头晕、四肢无力、胃不舒服及饥饿等现象,俗称“茶醉”。因此,不宜买现炒茶喝。
新茶
新茶是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没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含有的一些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被完全氧化,喝后对身体有不利影响。
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无益,如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有慢性胃溃疡的人更不适合,新茶会刺激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喜喝新茶的人们要注意了,新茶虽好,但不宜常饮用。
多次冲泡的茶
多次冲泡后的茶味道差,失去了原本的茶香,喝起来淡而无味,还不如喝白开水爽口。其二,茶叶经过多次冲泡后,会析出一些有害物质,比如残留的农药等,喝这样的茶水无疑对身体是有害。一般来说,红茶、绿茶和花茶,以冲泡3次为宜。乌龙茶茶叶粗老,在冲泡时投叶量大,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隔夜茶
茶叶内含有的蛋白质,大部分均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茶叶中。经高水温浸泡,放置一晚后,便会有霉菌生成,也会滋生、繁殖细菌等。同时,茶中残留的丹宁酸经氧化后,变成具有刺激性的氧化物,对肠胃会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所以,隔夜茶不能饮用。